是的,两个宅基地不在一个村能确认一个人的权利吗?
更新时间:2023-03-24 00:52:13人浏览
问题描述:
是的,两个宅基地不在一个村能确认一个人的权利吗?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服务地区-海南琼海
法律分析:国家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即“一户一宅”,而宅基地要按照“一户一宅”要求进行确权,一个人的话是只有一个户口的,只能确权一处宅基地,是不可以确权两处宅基地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六十二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
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2023-03-24 00:52:13

服务地区-广东湛江
国家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即“一户一宅”,而宅基地要按照“一户一宅”要求进行确权,一个人的话是只有一个户口的,只能确权一处宅基地,是不可以确权两处宅基地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六十二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
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2023-03-24 00:51:03

服务地区-海南陵水县
国家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即“一户一宅”,而宅基地要按照“一户一宅”要求进行确权,一个人的话是只有一个户口的,只能确权一处宅基地,是不可以确权两处宅基地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六十二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
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2023-03-24 00:51:00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宅基地使用权法律规定有哪些
在农村很多家庭都会使用土地建设住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宅基地,它也是属于土地使用权的一种。公民只能依法取得宅基地的使用权,并不是说宅基地的归属权是属于公民的。那么关于宅基地使用权法律规定有哪些?下面请看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解答宅基地使用权法律规定有哪些的问题。宅基地使用权是经依法审批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
房地产
人浏览
一宅两户的确权是:因继承、受赠房屋得到两处宅基地的,可以按照规定对房屋登记发证;通过违法方式取得两处宅基地的政府有权无条件收回多余的宅基地,对一处以外的宅基地法律不予保护,同时可以对户主处以罚款。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村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保障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法典规定一户二宅确权如下:宅基地使用权应按照一户一宅要求,原则上确权登记到户。符合当地分户建房条件未分户但未经批准另行建房分开居住的,其新建房屋占用的宅基地符合相关规划,经本农民集体同意并公告无异议的,可按规定补办有关用地手续后,依法予以确权登记。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第六十二条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村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保障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法典规定一户二宅确权如下:宅基地使用权应按照一户一宅要求,原则上确权登记到户。符合当地分户建房条件未分户但未经批准另行建房分开居住的,其新建房屋占用的宅基地符合相关规划,经本农民集体同意并公告无异议的,可按规定补办有关用地手续后,依法予以确权登记。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第六十二条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村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保障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农村宅基地确权没有确权到可以向土地确权的法定登记机关提出登记申请;接受申请,则需补办登记;登记机关不接受申请则可以提出行政复议;如行政复议结果仍不予接受可以向法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需要结合当地的政策进行确定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房地产招投标流程是怎样的
房地产招投标的办理流程为:1、根据项目经营计划与总进度计划的要求编制采购计划;2、考察确定入围单位,确定对入围单位的要求;3、确定合同形式,编制招标文件;4、审批入围单位,审批招标文件;5、发放招标文件、踏勘及答疑、回标、开标、评标、定标;6、签订合同,提交履约保证书或者保函。
招标投标
人浏览

医院食堂投标书格式是怎样的
医院食堂投标书的具体内容按照如下方式书写是:1、开头,写明“xx医院食堂投标书”的标题;2、开头写明投标的基本信息;3、正文部分可以先介绍投标单位的情况;4、列明符合招标的条件;5、落款部分写明投标单位的名称、地址、电话等。
招标投标
人浏览
您好,建议及时履行义务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项目招投标程序
根据相关条例规定,项目招投标的程序如下:1、落实项目资金,将项目送有关行政部门进行审批;2、启动招标工作;3、有意向的投标企业在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送达投标地点;4、制定标底;5、进行开标;6、审查投标文件,确定中标人;7、发出中标通知书;8、与招标人签订合同。
招标投标
人浏览
您好!请到国土部门办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分公司可以投标吗
依据我国《招标投标法》的相关规定,分公司可以投标。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相应能力。
招标投标
人浏览
房屋是谁建的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投标可以用分公司业绩吗
依据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投标可以用分公司的业绩。因为投标是为公司争取的业务,分公司虽然不具有法人资格,和总公司是两个独立的公司,但是分公司是属于总公司的一部分,所以总公司投标可以采用分公司业绩。
招标投标
人浏览
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具体规定如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第三款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确定为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并经依法登记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所有权人可以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并应当签订书面合同,载明土地界址、面积、动工期限、使用期限、土地用途、规划条件和双方其他权利义务。通过出让等方式取得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者抵押,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或者土地所有权人、土地所有权人签订的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第一卡款、第三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确定为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并经依法登记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所有权人可以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并应当签订书面合同,载明土地界址、面积、动工期限、使用期限、土地用途、规划条件和双方其他权利义务。通过出让等方式取得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者抵押,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或者土地所有权人、土地使用权人签订的书面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投标保证金怎么规定的
投标保证金的规定:依据我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证金的,投标保证金不得超过招标项目估算价的2%。并且,投标保证金有效期应当与投标有效期一致。
招标投标
人浏览
宅基地被兄弟确权的问题属于公民之间发生的宅基地纠纷,有以下几种途径解决:1、协商解决。公民之间发生的宅基地纠纷,应当先通过协商的方式加以解决。2、行政解决。个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土地顶债要根据具体案情情况来写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你们有无居间合同呢?主合同价值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按照当地补偿政策计算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