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 > 商业秘密 > 商业秘密相关知识 > 侵犯商业秘密损失怎么确定

侵犯商业秘密损失怎么确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12 14:48:24 人浏览

导读:

我们都知道,商业秘密对于一个商业团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商业秘密就是一个商业团体的根本所在。如果我们的商业秘密被他人侵害了,那么将会造成极大的损失,那这个损失怎么确定呢??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侵犯商业秘密损失怎么确定些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都知道,商业秘密对于一个商业团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商业秘密就是一个商业团体的根本所在。如果我们的商业秘密被他人侵害了,那么将会造成极大的损失,那这个损失怎么确定呢??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侵犯商业秘密损失怎么确定些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侵犯商业秘密损失怎么确定

  在确定侵犯商业秘密的损害赔偿额时,应当充分考虑以下各方面的因素:

  1、商业秘密权利人的侵权行为而遭受的损失。这主要是权利人可计算的财产、收入方面的损失。包括:

  (1)研制开发成本,如花费的时间、金钱和付出的财力等;

  (2)现实利益损失,如生产成本的降低、销售额的提高、利润率的增加等;

  (3)将来可得利益的合理预期。

  2、以侵权人因侵权行为获得的利润为赔偿额。具体计算方式可以为:销售量减少的数量乘以每件产品合理利润的乘积;销售减少的总数难以计算的,可以侵权人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产品的合理利润的乘积作为损失的赔偿额。

  3、未能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所获利润的,可参照商业秘密许可使用或者花费的的合理费用来确定。当商业秘密权利人与他人曾签订商业秘密许可合同时,可采用此种方法计算赔偿额,一般情况下,其许可费用是多少,可推定该数额为赔偿数额。当然,在用该方法确定赔偿数额时,应当综合考虑侵权人的性质、情节以及商业秘密许可的性质、范围、时间等因素,在不低于许可费用至该许可使用费的3倍幅度内确定。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请求及具体的案情,将权利人为进行调查、制止侵权行为、聘请律师费等支付的合理费用计入损害赔偿数额中。

  4、定额赔偿。定额赔偿是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酌情确定的赔偿额。在知识产权案件中,经常会出现原告的损失和被告的获利均无法查明的情况,根据《专利法》第六十五条规定:“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对于上述损害赔偿额的确定方法,一般按照以下先后顺序予以采用:以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推定损失优先确定;不能确定的,可以采用侵权行为人的实际获利或商业秘密许可使用费的方法确定;上述两种方法均不能确定时,则考虑采用定额赔偿的方法,根据商业秘密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侵权人1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赔偿,以切实保护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商业秘密赔偿数额一般以己方受到的损失和侵权获得的利益为计算依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但这仅仅是原则性规定。最高法院和地方法院对此作出一些相应的司法解释参考意见。

  二、商业秘密的保护形式

  1、权利人要加强对商业秘密的保密管理。

  商业秘密具有经济性、易获取性和传播的无形性的特点,权利人在研制、管理、使用中,可能涉及商业秘密的单位和人员较多,如本单位内部职工或雇员、合作对方人员、商业竞争各方派遣或雇用的人员、税务等管理部门人员、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人员、其他非法获取者等等。如权利人管理疏忽,极易造成失密,给自己带来经济损失。因此,要狠抓内部管理,做到防患于未然。

  2、进一步完善刑法保护体系。

  根据刑法和有关规定,只有给权利人造成50万元以上损失的,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而行政罚款最高为20万元,这样惩罚性措施上产生了20万元至50万元的一个较大空档。为严厉打击侵犯商业秘密的违法行为,笔者建议在司法解释中再增加一项内容:对已造成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损失,且有下列情节之一的也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①该商业秘密中所涉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先进性的;

  ②行为人与权利人事先订有书面保密协议而故意违反的;

  ③行为人将该商业秘密直接允许外资或境外企业或者外国公民使用的。另外,对刑法中“特别严重后果”也应作进一步的具体解释,使之更具操作性。

  三、商业秘密保护与竞业禁止关系

  《劳动法》中的竞业禁止制度,是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一种有益补充,两者之间有共同之处,即都是为了维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但也存在不同的地方:一是竞业禁止制度能有效防止员工从事竞业活动而隐形侵犯商业秘密,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则难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二是劳动者违反竞业禁止约定的,不能通过行政执法手段予以查处。但是劳动者明显违法侵犯商业秘密的,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可以通过行政执法手段予以查处。三是劳动者违反竞业禁止约定的,用人单位只能通过劳动争议处理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即先仲裁、后诉讼;而劳动者明显违反用人单位关于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侵犯商业秘密的,用人单位只能通过民事诉讼途径寻求赔偿。

  《劳动法》中的竞业禁止制度,作为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一种有益补充,表明竞业禁止约定应当以维护商业秘密为前提。如果劳动者不掌握商业秘密,则用人单位不得要求与劳动者约定竞业禁止协议,从而防止用人单位对于某些关键人才通过竞业禁止制度而“雪藏”、“封杀”,有利于最大程度地维护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发挥人才的社会价值。

  《劳动法》中的竞业禁止制度,作为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一种有益补充,也表明用人单位仅仅依靠竞业禁止制度还不能很好地维护自身商业秘密的权益。因为,即使劳动者遵守了竞业禁止约定,其也可能通过披露、允许他人有偿或无偿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等方式,侵犯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所以,用人单位维护自身商业秘密,应该将《劳动法》中的竞业禁止制度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结合起来,一方面与劳动者约定保守商业秘密或要求劳动者保守商业秘密,另一方面与劳动者签署竞业禁止协议。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侵犯商业秘密损失怎么确定的相关内容。大家如果遇到了他人侵犯我们商业秘密的行为时,最好是选择去进行诉讼,利用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相关的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