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专利法 > 专利申请 > 专利申请受理 > 专利申请需要几天

专利申请需要几天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7-07 14:16:28 人浏览

导读:

专利申请的成功,代表着自己的发明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在对自己的发明进行使用时,可以排除他人盗用自己的发明,并且对非法侵害专利的人进行起诉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发明。专利的申请有如此多的好处,那么如果说我们要进行专利的申请,需要多少天才能申请成功呢?专利申请需要几天?具体内容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专利申请的成功,代表着自己的发明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在对自己的发明进行使用时,可以排除他人盗用自己的发明,并且对非法侵害专利的人进行起诉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发明。专利的申请有如此多的好处,那么如果说我们要进行专利的申请,需要多少天才能申请成功呢?专利申请需要几天?具体内容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一、专利申请需要几天

  1、实用新型专利自受理之日起3-5个工作日内,客户可领取国家知识产权局编号为申请专利的受理通知书。

  专利证书一般在7-14个月内颁发。

  2、发明专利自受理之日起5-7个工作日内,客户可领取国家知识产权局编号为申请专利的受理通知书。

  专利证书一般在1.5-2.5年内颁发。

  3、外观专利自受理之日起,客户可在3个工作日内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签发的申请专利号受理通知书。

  一般来说,专利证书可以在3-5个月内颁发。

      

  二、专利申请的基本原则

  专利申请原则一:在先申请原则。专利作为一项技术或是新发明,能给持有人带来很大的收益和作用。其中不仅包括有可以使用该项发明,还同时包括有了专利的所有权,可以防止被他人侵权使用。但在申请专利前,发明人需要知道的是,我国采用的是在先申请原则。即谁先申请这项发明为专利,一旦授权后,谁就是这项专利的持有人。因此在申请前,发明人需要很好把自己的发明内容保护起来,不要轻易泄露给他人。因为一旦被他人利用这个在先申请原则,发明人就有可能失去自己的发明。

  专利申请原则二:专利的唯一性原则。专利之所以称为专利,原因就是它是属于发明人独有专属的权利。而且在我国的专利库存中,是近乎绝对不存在两项相同专利内容的,除非审查错误原因造成。这便导致了专利的唯一性与珍贵性。而且在审查当中,假使发明人的专利与他人重复,根据这个原则,发明人就很难获得授权的专利发明证书。

  专利申请原则三:以书面的形式提交申请专利。发明人申请任何类型的专利都需要知道的是,我国的专利申请只能以书面中文的形式提交至北京专利局进行审查批准,假使发明人采用的是网上申请,或是其他外国语言没有经过权威机构翻译的,是无法进行提交专利申请的。当然,假使发明人申请的是pct国际专利,那么就可以理所当然的例外了。

  三、专利到期后如何续费以及费用

  在专利申请被中国专利局批准授予专利权后,专利权人应按时向中国专利局缴纳年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的年费标准不同,但缴纳的期限和方法是相同的。缴纳专利年费的年度计算与发明专利维持费的年度计算方法是相同的。中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六条规定"专利法和实施细则规定的各种期限的第一日不计算在期限内。期限以年或者月计算的,以其最后一月的相应日为期限届满日,该月无相应日的,以该月最后一日为期限届满日"。所以缴纳年费的年度是从专利申请日起算至下一年的同一日,满一年称为一个年度。自申请日起算,当年为第一年度,第几年就为第几年度,年费在到期日前一个月内缴纳。

  年费在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向中国专利局缴纳。授权当年的年费是这样规定的:以中国专利局发出授权通知书上的发文日再加3个月为授权日。对于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日在缴纳维持费到期日之后的,专利权人不用再缴纳当年的年费。授权日在缴费到期日之前的,如果未缴纳维持费的,直接缴纳年费;如果已经缴纳维持费,还要补交当年度年费和维持费之间的差额。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也是以中国专利局发出授权通知书上的发文日再加3个月为授权日。授权日落在第几年度,就缴纳第几年度的年费;申请人应在收到授权通知书后按规定缴纳专利证书费的同时缴纳年费。超过规定期限没有缴纳年费的,有六个月的滞纳期,在滞纳期内缴纳年费的,另需要缴纳25%的年费作为滞纳金。超过滞纳期仍未缴纳年费的,中国专利局将向专利权人发出"视为放弃专利权"的通知书,并在专利公报上公告。专利权人不能"请求恢复"专利权。

  专利的申请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不是一申请就能成功,专利申请的成功需要一系列的流程来保证严谨,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专利法》的规定,如果申请实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从申请之日起18个月内,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授予专利权,发明专利从申请3年内要申请实质审查。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专利申请需要几天的解答,如果您还有疑问,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