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执行法 > 执行法规 > 被执行人没有财产执行怎么办

被执行人没有财产执行怎么办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10-03 13:29:46 人浏览

导读:

对于很多民事纠纷案件来说,尤其是借贷纠纷案件来说,如果借款人还不起钱,往往只能采取强制执行的方法,但如果被执行人没有财产执行的话,应该怎么办呢?一般来说,如果被执行人没有财产执行,需要恢复执行,或者是列为被失信执行人。接下来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被执行人没有财产执行怎么办的详细知识,希望帮助到大家。

  对于很多民事纠纷案件来说,尤其是借贷纠纷案件来说,如果借款人还不起钱,往往只能采取强制执行的方法,但如果被执行人没有财产执行的话,应该怎么办呢?一般来说,如果被执行人没有财产执行,需要恢复执行,或者是列为被失信执行人。接下来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被执行人没有财产执行怎么办的详细知识,希望帮助到大家。

  一、被执行人没有财产执行怎么办

  其一,追加被执行人延期执行的罚息。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被执行人到期没有履行义务,应当按应给付金额同期贷款利率的两倍计算延期付款违约金。这样算来,如果被执行人拒不支付应付的欠款,每拖一天,就要多支付很多违约金。而对于执行法律又没有规定期限,只要被执行人还活着,哪怕是20年,30年,都不可能躲掉履行支付的义务。对于一个希望正常生活的人来说,早日结束被法院围追堵截及传唤的日子,也是其内心的希望。

  其二,积极配合法院,追查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

  法院执行庭的人手有限,又是日理万机,每个法院手里总是有几十上百个案件,法官对某一当事人下的工夫相对较少。因此,为早日实现自己的权益,当事人自己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寻求被执行人财产的线索,必要时,可以再请一些专业调查机构予以协助。如果感觉法院的力度不够,或认为法院有意拖延,可以多和主办法官交流沟通,以避免双方的误会。如果确属承办法官办事不力,或办事拖拉,可以通过其上一级领导或其他监管机构协助解决。

  其三,关心被执行人动向,及时向法官汇报。

  只要被执行人有新的收入,扣除生活必须部分,剩下部分就可以被执行。

  强制执行是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执行文书的规定,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二、一般债权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为几年

  不同情况有不同规定,如下: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重新计算。”根据这些规定,对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其诉讼时效应按以下几种情况分别计算:

  (1)对于没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债务关系,按照《民法通则》第八十八条的规定:“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因而其两年的普通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而义务人拒绝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但如果债权人未曾主张债权,就不能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2)诉讼时效因权利人主张债权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后,权利人在新的诉讼时效时间内,再次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从再次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要再次重新计算,且诉讼时效中断不受次数的限制。但主张诉讼时效中断,必须有足够的证据证明。

  (3)债权人若一直没有主张权利,则适用最长诉讼时效期,从债权债务关系发生之日起计算20年,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再予以保护。

  三、债权债务纠纷诉讼时效

  一般诉讼时效。指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的时效,这类时效不是针对某一特殊情况规定的,而是普遍适用的,如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表明,我国一般民事诉讼的一般诉讼时效为二年。

  特别诉讼时效。指针对某些特定的民事法律关而制定的诉讼时效。特殊时效优于普通时效,也就是说,凡有特殊时效规定的,适用特殊时效,我国《民法通则》141条规定:“法律对时效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

  以上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被执行人没有财产执行怎么办的相关知识,一般来说,被执行如果没有财产的,他还是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的。大家还有相关的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相关栏目的专业律师,他们会为大家做出专业的解答供大家参考。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