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征地补偿 > 农村土地征用 > 农村集体土地征用 > 村里违章建筑怎样拆除

村里违章建筑怎样拆除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9-14 14:09:06 人浏览

导读:

一般来说,农村违法建筑拆除流程为:立案、调查、决定和处罚决定书的送达和执行。行政机关将对违法建筑作出如下处置:恢复土地原状或没收,可并处罚款。接下来,关于村里违章建筑怎么拆除的详细内容,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做更进一步的解答吧!

  一般来说,农村违法建筑拆除流程为:立案、调查、决定和处罚决定书的送达和执行。行政机关将对违法建筑作出如下处置:恢复土地原状或没收,可并处罚款。接下来,关于村里违章建筑怎么拆除的详细内容,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做更进一步的解答吧!

  一、村里违章建筑怎么拆除

  1、立案。立案就是执法部门对于发现或接到投诉、举报等事实或者材料后,认为有违法事实发生或存在并需要追究法律责任时,决定把它作为行政案件进行查处的一种活动。有权立案查处违章建筑的行政机关是:

  (1)规划局或者规划委员会。这是法定部门,城市里的违章建筑由它来管。

  (2)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也就是俗称的城管,城管有没有权利来管违章建筑,主要看它是否得到省级政府的授权。

  (3)乡、镇人民政府。它的执法范围是乡、村庄规划区范围内,简单讲就是在农村的违章建筑由它来管。

  2、调查。在调查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调查人员不得少于2个人。

  (2)调查人员要主动出示执法证件。有两个作用:一是调查人员必须具备执法资格;二是防止没有执法资格的人冒充执法人员进行执法活动。在实践中很多地方得执法人员在调查时往往是不出示执法证件的。面对这种情形,建议被处罚的人可以主动要求他们出示证件,并记录下他们证件上的相关信息(比较重要的信息有姓名、编号等),这样方便日后维权。

  (3)在被询问以及在签署笔录时要谨慎。

  3、决定。

  (1)告知,听取陈述、申辩。这个主要是保证被处罚人的知情权、陈述权、申辩权。执法人员在作出处罚决定前,一般会书面告知被处罚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被处罚人有权陈述、申辩,如果执法人员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2)听证。听证是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在作出决定前,由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听取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与法律依据,并听取当事人的陈述、举证、质证和申辩及意见的程序活动。《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4、处罚决定书的送达和执行。执法机关如果决定要进行处罚,会作出并向被处罚人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

  

  二、农村违法建筑怎么处理

  所谓农村违法建筑,是指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在农用地或者农村建设用地上进行建设,擅自动工兴建的各种建筑物。对农村违法的建筑按以下方式处理:首先,当事人在无土地规划、准建手续的情况下,在农村土地上建造房屋,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也即国土资源局,可以实施行政处罚。从《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条得知,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实施以下行政处罚:

  1、拆除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

  2、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

  3、可并处罚款。其次,乡、镇人民政府可以实施的行政处罚。依据《城乡规划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三、农村违法建筑有哪些

  1、未获得规划许可就进行新建、扩建的;

  2、农村自建房屋、现有宅基地周边加盖房屋、阳台等;

  3、未经批准,在承包土地、宅基地和集体土地上新建或者扩建房屋的;

  4、违法占用国有土地和农村集体土地是新建的;

  5、未经批准擅自占用公共空间的,如道路、绿化带和其他新建房屋的;

  6、拆迁通知发出后,临时新建扩建的;

  违章建筑是不符合规划的违法建筑,村里的违法建筑由于没什么人监管,往往会违法扩建改造房屋,拆除违法建筑要经过立案,调查,决定等过程。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村里违章建筑怎么拆除的解答,如果您还有疑问,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