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务类型 > 金融债务 > 贷款债务 > 生源地助学贷款怎么申请

生源地助学贷款怎么申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29 08:33:14 人浏览

导读:

生源地助学贷款一项针对高校贫困学生出台的贷款,主要为解决贫困高校入学,就学等问题。目前来说,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申请门槛并不高,至于只要符合生源地贷款的申请条件,均可以申请。那么生源地助学贷款怎么申请?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生源地助学贷款一项针对高校贫困学生出台的贷款,主要为解决贫困高校入学,就学等问题。目前来说,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申请门槛并不高,至于只要符合生源地贷款的申请条件,均可以申请。那么生源地助学贷款怎么申请?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一、生源地助学贷款怎么申请

  1、贷款申请

  借款人向其家庭户籍所在县(市、区)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县级资助中心”)提出借款申请,填写贷款申请表,同时提供以下材料:

  (1)借款学生及共同借款人家庭户口簿(本)原件及复印件;

  (2)借款学生及共同借款人身份证(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3)学籍证明。新生凭高校录取通知书及其复印件;在读生凭《学生证》及其借款学生所在高校出具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借款人生源地证明》。

  

  2、合同签订

  (1)当地资助中心审查申请资料

  (2)当地资助中心指导借款学生到经办行开设个人账户

  (3)签订《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借款合同》

  (4)当地资助中心开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借款合同回执单》。

  3、合同回执

  (1)借款学生携合同回执到学校

  (2)学校按照合同回执要求办理手续

  (3)学生本人将合同回执寄回学生所在县级资助中心

  (4)当地资助中心编制汇总表报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5)省资助管理中心报送经办行审批。

  3、贷款发放

  (1)经办行将贷款资金划付至借款学生个人账户

  (2)贷款资金从个人账户划付至借款人就读学校的学费账户。

  4、合同变更

  借款合同签订后,借款学生如需变更个人账户的账户名或账户号,或借款学生因继续攻读学业、休学等原因,不能按借款合同约定的还款计划还款,由借款学生本人申请并经县级资助中心审核同意,可以变更合同。原则上,还款计划的调整只能在合同约定的借款期限内进行,不能延期。

  二、申请助学贷款的条件

  首先,你是由教育主管部门确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学生(含高职学生)/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士学生。

  其次,要具备以下条件:

  1、有中国国籍,能提供有效身份证;

  2、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若是未成年人则由法定监护人出具书面同意书;

  3、无违法违纪行为;

  4、诚实守信,无不良嗜好或习惯;

  5、能正常完成在校学业;

  6、家庭收入不足以支付学习期间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

  7、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其他要求。

  只要借款学生符合贷款要求都能获贷,但是获贷后不要忘了按时足额还款。虽然按照规定,借款学生正常在校学习期间无需自己承担贷款利息,由财政贴息,但毕业后就需自己支付贷款利息了。

  三、申请助学贷款的注意事项

  1、两类贷款不能同时申请

  按照政策规定,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不能再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也就是说,两种贷款只能选一个申请办理。

  2、国家助学贷款与生源地助学贷款存在差异

  虽然国家助学贷款与生源地助学贷款都是用于解决贫困学子的学费、住宿费问题,贷款利率都按照央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执行且不上浮,学生正常在校期间均无需支付支付利息由财政贴息。但是,二者之间仍有一些差异:

  (1)申请地点不同

  国家助学贷款需要借款学生开学后,在所在高校提出申请;而生源地助学贷款需要借款学生在户籍所在地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

  (2)申请时间不同

  国家助学贷款一般是9月开学后开始办理;而生源地助学贷款是借款学生受到录取通知书后,即可登录学生在线服务系统申请,但具体起始、截止时间各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规定不一样,因此需要借款学生到当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咨询。

  (3)贷款期限不同

  国家助学贷款期限原则上最长不超过毕业后6年;而生源地助学贷款原则上按学制加10年确定,最长可达14年。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对生源地助学贷款怎么申请的相关介绍,按照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规定,借款学生正常在校期间无需自己支付利息,由财政贴息。也就是说,借款学生正常在校期间,生源地助学贷款是免息的,如果借款学生不想偿还贷款利息,可以趁此进行提前还款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