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再审 > 再审后的救济手段有哪些

再审后的救济手段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18 01:38:36 人浏览

导读:

刑事审讯,是解决刑事问题的必要手段。而一般情况下,刑事审判就是分为一审与再审。再审就是审讯的终结。那么当我们再审之后,还是存在问题的话,怎么进行其他方面的救济呢?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再审后的救济手段有哪些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刑事审讯,是解决刑事问题的必要手段。而一般情况下,刑事审判就是分为一审与再审。再审就是审讯的终结。那么当我们再审之后,还是存在问题的话,怎么进行其他方面的救济呢?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再审后的救济手段有哪些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再审后的救济手段有哪些

  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法律规定情形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这项规定对再审申请审查的期限进行明确,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权利落实,提高诉讼效率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二年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

再审后的救济手段有哪些

  二、提起再审的条件

  人民法院对已经审结的案件发现确有错误的,依其审判监督职能,有权对案件提起再审,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提起再审的主体必须是法定的行使审判权的机关和公职人员。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在民事申诉中有权行使审判权的机关和公职人员包括:各级人民法院的院长和审判委员会,他们共同对本院的审判行审判监督权;最高人民法院以及上级人民法院。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不同,其提起的方式和适用的程序也各不相同。

  (二)提起再审的客体必须是人民院确有错误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所谓确有错误,既包括认定事实的错误,又包括适用法律上的错误;既包括适用实体法错误,也包括法定程序错误。对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如未发现错误,不能提起审判监督。另外,人民法院对未生效的裁判发现错误的,只能通过二审程序纠正错误,而不能适用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

  (三)必须由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组织作出裁定书以决定再审,方能启动再审程序。

  三、再审时效

  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申诉人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内提出的申诉,应当受理;超过两年提出申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受理:

  (一)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

  (二)原审被告人在本条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未受理的;

  (三)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的。

  一方面,如果在属于有追诉时效限制的情况下,超过追诉时效后,当事人又发现存在确可推翻原裁判的有效的诉讼证据,向法院申请再审,实践中,在符合再审立案条件的前提下,法院大多对此类案件予以受理。如此一来,对于追诉时效的规定就变得毫无意义。而且这种通过新证据的提出而引发的再审程序,从举证责任的角度看,对对方当事人是不平等的。因为新证据突然提出,往往使对方陷入诉讼中的不利地位,而由于时间长久,社会生活的变化很可能导致对方当事人的取证困难,同时,也可能会使某些当事人恶意隐瞒证据,以使对方当事人对证据的收集有所懈怠。法院受理这类案件与追诉时效的规定冲突,但如果以超过追诉时效为由,驳回再审申请,则又可能引发缠讼现象,也与有错必纠的再审原则相背离。因此,要解决这一矛盾,就有必要对当事人提起再审的诉讼时效加以规定。

  另一方面,法院在超过追诉时效后,发现原裁判确有错误而主动提起再审的,也不利于司法的稳定,不利于人权的保护。刑事审判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最终解决个人之间或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如果程序不具有终结性,那么实际上就意味着此项冲突没有解决,这不仅使诉讼当事人因程序的反复启动,其生活和利益始终处于不安定的状态之中,而且也使国家裁判权丧失了应有的公权性和权威性。再审是重复追诉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对再审案件的提起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尤其是在刑事诉讼中,在被告人在押的情况下,无休止地对其进行追究或审判将会严重损害被告人的身心利益,这对被告人来说,是程序上最大的不公平。因此,对法院自行提起再审的期限作出严格的限制也是必要的。

  民事、行政案件再审申请期限为6个月,刑事案件再审申请期限为刑罚执行完毕后2年。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再审后的救济手段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再审也是有着时效的限制的,大家如果想要进行再审的申诉的话,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下面还有相关的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