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医疗诈骗?
导读:
核心内容:医疗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未发生的人体损害事实或隐瞒人体损害的真实原因,骗取财务的行为,医疗诈骗构成诈骗罪必须具备四个构成要件。那么应该如何避免医疗诈骗?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从源头杜绝医疗纠纷,主要应确保以下几点:
第一,医疗主体应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等强制性或禁止性规定,并遵循各科诊疗常规。
第二,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医学虽属自然科学,但医患关系更多地表现为社会科学,所以,如果医生能够做好解释和沟通工作,不仅能使患者配合治疗,也能使患者正确面对治疗后果,避免许多纠纷。
第三,规范制度,依法办事。如果出现医疗过错,应正确处理;如果出现医疗诈骗,应依法惩治。
【延伸知识】
所谓医疗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未发生的人体损害事实或隐瞒人体损害的真实原因,骗取财务的行为。
医疗诈骗构成诈骗罪必须具备四个构成要件,即犯罪的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犯罪主体,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犯罪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具备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是在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欺骗他人,并希望他人信以为真,上当受骗。
其实,对医疗诈骗的识别是有章可循的:首先,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必须清楚治疗行为的后果、用药的适应症、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等;其次,发现患者或当事人出现损害后果即治疗后新产生的病情时,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必须保持冷静和镇定,必要时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甚至法医学鉴定以明确原因;再次,如认定自己的医疗行为没有过错,则须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同时上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向公安机关报案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证据收集,必须尽一切可能收集最多最原始的证据。
引用法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医疗欺诈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行为的过程中,故意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使患者产生错误的认识而接受其医疗服务的行为。那么如何认定医疗欺诈呢?下面由法律快车的小编在本文详细...
医疗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未发生的人体损害事实或隐瞒人体损害的真实原因,骗取财务的行为,医疗诈骗构成诈骗罪必须具备四个构成要件。哪些情形属于医疗诈骗?如何识别和防范?下文法律快车小编...
当发生医疗欺诈行为的时候,患者可以去投诉维护合法权益。那么,如何认定医疗欺诈行为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对于客观行为方面,即否属于虚构或夸大病情、过度医疗等行为的问题,需要结合所在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能力来考虑,在实践中发生医疗诊断不一致,患者怀疑院方医疗欺诈时,可以采取类似于
目前学界对医疗欺诈尚未达成统一概念,从语义角度来看医疗欺诈是医疗服务过程中有欺诈行为,使得患者的人身及财产权利遭到侵犯。医疗行为根据其主体的范围来看,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医疗行为是指医务人员或医
生育医疗费可以直接去定点的医院或者当地的社保经办机构报销,但是需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国家、省、市计划生育政策规定;2、分娩或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时,用人单位已为其参加生育保险且连续足额缴满了12个月。
医院药品购销合同包括的内容主要有:写明供方与需方的具体名称等信息;写明产品型号、供货时间方式以及对质量要求,技术标准等具体事项;写明结算方式以及期限;写明双方违约应承担的违约责任;写明解决争议的方法;法定或约定的其他内容等;双方签字并写明时间。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为他人治病,情节严重的行为。当行为人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却非法行医,并且情节严重时,应予追究刑事责任。
申请职业病诊断的流程:一、提出申请;二、提交材料:职业史、既往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三、符合受理条件可受理立案;四、作出认定决定。
阻碍医护人员履行防治工作构成妨害公务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可能涉嫌妨害公务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
重大医疗过失包括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等行为。解决方式:发生医疗事故后医疗机构和当事人之间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