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事辩护代理 > 办案程序 > 二审 > 杀妻藏尸案二审,二审的程序有什么

杀妻藏尸案二审,二审的程序有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07 05:11:40 人浏览

导读:

在我国,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当我们对一审的判决结果不服的话,我们是可以提起二审的。二审程序是我国审判制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那么,杀妻藏尸案二审,二审的程序有什么?相信大家对这样一个问题十分感兴趣,接下来就让法律快车小编来为你解答。

  在我国,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当我们对一审的判决结果不服的话,我们是可以提起二审的。二审程序是我国审判制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那么,杀妻藏尸案二审,二审的程序有什么?相信大家对这样一个问题十分感兴趣,接下来就让法律快车小编来为你解答。

  一、杀妻藏尸案二审,二审的程序有什么

  备受关注的上海杀妻藏尸案,昨天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并宣判。原判认定被告人故意杀人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量刑适当,故维持原判,判处朱晓东死刑。

  朱某杀害妻子藏尸发生于2016年10月。2018年8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其死刑,朱某提出上诉。上海高院再次开庭审理该案。法院经审理查明:朱某在有预谋地杀害杨俪萍后,一直用被害人的手机给被害人亲友发送信息,进行欺瞒;还通过转账、透支被害人信用卡的方式获得人民币近15万元,供其挥霍;甚至用被害人的身份证到酒店开房与异性约会。2017年2月上诉人朱某,在其父母陪同下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上海高院认为:朱某故意杀人,致一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依法应予处罚。朱某虽投案自首,但始终否认自己系预谋杀人,并未真诚认罪、悔罪,其虽有自首情节,但不足以对其从轻处罚。原判认定朱某犯故意杀人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对朱某及其辩护人要求从轻处罚的意见,不予采纳;对检察机关、诉讼代理人建议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意见,予以支持。

  二、杀妻藏尸案二审,二审的程序有什么

  第二审程序又称上诉审程序,是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上诉人的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就第一审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理时,所应当遵循的步骤,方式方法。它是绝大部分民事、刑事、行政诉讼中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

  第二审程序

  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理时,所应当遵循的步骤和方式、方法。它是我国诉讼制度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

  上诉方式

  上诉可以上诉状提出,也可以口头提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4条规定,上诉人上诉可以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

  抗诉方式

  《刑事诉讼法》第185条规定,即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确有错误而决定抗诉时,必须制作抗诉书。抗诉书应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交,同时还应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原审法院接到抗诉书后,应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由上级人民检察院认真审核后决定是否应当抗诉。

  三、审理方式

  《刑事诉讼法》第187条第1款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对事实清楚的,可以不开庭审理。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

  全面审理原则

  《刑事诉讼法》第186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

  二审处理原则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9条至191条的规定,第二审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进行审理后,应按先列情形分别作出处理:1、原判决认定事实正确,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抗诉,维持原判。2、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第二审法院应当撤销原判,重新判决,并在判决中阐明改判的根据和理由。3、原判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由二审法院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4、发现一审法院有下列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1)违反法律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2)违反回避制度的。(3)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4)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的。(5)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你一一解答的杀妻藏尸案二审,二审的程序有什么等等问题的相关的内容。根据我国法律以及司法解释的相关的规定的话,我国诉讼法是有着十分严格的程序的。以上就是对该问题的解答,如果您有其他问题的话,也可以继续关注我们法律快车。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