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拘留 > 打架斗殴拘留能保释吗

打架斗殴拘留能保释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30 07:27:22 人浏览

导读:

冲动是魔鬼,有时候人们常常因为言语不合发生口角冲突最终上升到身体冲突,与他人打架后就会影响公共安全,上升至打架斗殴,构成刑事犯罪,如果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给予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等,那么打架斗殴拘留能保释吗?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冲动是魔鬼,有时候人们常常因为言语不合发生口角冲突最终上升到身体冲突,与他人打架后就会影响公共安全,上升至打架斗殴,构成刑事犯罪,如果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给予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等,那么打架斗殴拘留能保释?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一、打架斗殴拘留能保释吗

  保释从法律术语上讲叫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刑事强制措施中的一种,因此保释的前提是案件构成刑事犯罪。因为打架并不一定构成犯罪,要分情况来看,看造成的伤害有没有达到轻伤以上的程度。

  如果达到轻伤以上的程度,那么这个案件属于刑事案件,需要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对其进行审讯取证,然后侦查结束后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审查之后认为案件构成犯罪的,向人民法院起诉,经法院开庭审理判决。这种情况下才能够谈到保释的问题。

  打架斗殴属于暴力犯罪,犯罪行为人人身危险性较大,一般比较难取保。但可以通过赔偿得到被害人谅解提高被取保的几率。如果是刑事案件,可以由公安机关组织调解,调解成功的话,被害人在得到赔偿之后可以出具谅解书,这样取保的可能性会大很多。

  

  二、取保候审的流程是怎样的

  1、取保候审的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取保候审的决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应当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院检察长或者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并签发《取保候审决定书》和《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并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对不符合取保候审法定条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审。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除此之外,司法机关根据案情的需要,可以自行决定取保候审。

  3、取保候审的执行。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执行时,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令其签名或盖章,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第71条规定的,取保候审期间届满以后,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将保证金退还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告知保证人解除担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三、拘留有没有案底

  拘留分为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如果是行政拘留一定会留案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前科劣迹”,因为行政拘留其实就是对某一种已经能够认定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违法行为的处罚,所以肯定会留下案底,记入档案。

  行政拘留是对违法嫌疑人的处罚。刑事拘留是一种强制措施,是对触犯刑法的犯罪嫌疑人暂时性剥夺人身自由进行调查的手段,一般刑事拘留的期限为三天,对属于结伙、流窜作案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延长拘留期限至三十天(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相关规定),在刑事拘留期限内公安机关进行 侦察如认为犯罪证据确凿应当保送检察院批捕。

  对于证据不足或者情节显著轻微尚不构刑事处罚的嫌疑人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予以解除刑事拘留,就是说释放,视情况而定也可以给予行政拘留处罚,也就是说被刑事拘留以后有可能会有案底(被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但是还有条出路就是无罪释放,这样是不可能留下案底的。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对打架斗殴拘留能保释吗的相关介绍,在我国,拘留分为了很多种,包括刑事拘留、行政拘留以及司法拘留,其中刑事拘留和司法拘留属于强制措施,而行政拘留则是一种处罚。其中仅仅针对刑事拘留才有可能涉及到保释的问题,也就是取保候审。因此说到打架拘留如果是刑事拘留,同时满足了相应条件的,申请保释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