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规 > 刑事法律 > 刑事立案之后就可以抓人吗

刑事立案之后就可以抓人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7-05 13:23:10 人浏览

导读:

一些刑事案件对社会的影响和危害是非常恶劣的,如果有人触犯了刑法,就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一般来说,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立案调查,然后根据犯罪情况,由人民法院根据法律规定来判刑,也就是犯罪分子需要坐牢,从立案到判刑需要一定的时间,那么刑事立案之后就可以抓人吗?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些刑事案件对社会的影响和危害是非常恶劣的,如果有人触犯了刑法,就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一般来说,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立案调查,然后根据犯罪情况,由人民法院根据法律规定来判刑,也就是犯罪分子需要坐牢,从立案到判刑需要一定的时间,那么刑事立案之后就可以抓人吗?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刑事立案之后就可以抓人吗

  1、公安机关决定立案侦查以后,可视案情需要决定什么时间抓人,这没有具体时间规定,一般情况下,案件立案侦查工作开始时,犯罪嫌疑人已经在看守所了。

  2、抓到人后先刑拘,30天内转捕。

  3、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二、刑事立案的条件是什么

  (一)有犯罪事实

  有犯罪事实,是指客观上存在着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如果没有犯罪事实存在,也就谈不到立案的问题了。

  (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是指依法应当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这是立案必须具备的另一个条件。只有存在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才具有立案的价值。只有当有犯罪事实发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时,才有必要而且应当立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属于刑事自诉案件的范围;

  (2)属于该人民法院管辖;

  (3)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告诉的;

  (4)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能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据。

  三、刑事立案金额标准

  (一)盗窃案

  个人盗窃数额达到700元的,立为刑事案件;撬门破窗入室盗窃的,扒窃的,使用刀刃等工具或携带凶器盗窃的,均立为刑事案件;惯犯作案或一人多次作案的,以及其他虽未达数额标准但情节或者后果比较严重的,也立为刑事案件。

  (二)诈骗案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立为刑事案件。

  (三)敲诈勒索

  以恐吓、威胁的方法,敲诈勒索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均立为刑事案件。

  (四)职务侵占案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立为刑事案件。

  (五)抢夺案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在500元以上的,立为刑事案件。

  (六)主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案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达到15万元以上的,立为刑事案件。

  (七)涉毒案件

  1、非法制造、贩卖、运输(含走私,下同)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或其他毒品,不论数量多少,原则上均应立案。

  2、提供场所和毒品,容留他人吸食,从中牟利的,以贩卖毒品罪立案。

  3、制造、贩卖、运输假毒品的,以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罪立案。

  4、明知是毒品,非法携带、邮寄、托运的,以运输毒品罪立案。

  5、私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250株(相当于生鸦片50克)以上的,以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立案。

  (八)盗伐林木案

  1、一般案件

  2-5立方米或幼树100-200株 处3年以下有期、拘役、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刑法》345条第1款;

  2、重大案件

  20-50立方米或幼树1000-2000株 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345条第1款;

  3、特大案件

  100-200立方米或幼树5000-1000株 处7年以上有期并处罚金《刑法》345条第1款。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刑事立案之后就可以抓人吗等知识,由此可见,对于刑事案件,公安机关在立案之后可以根据案情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什么时候抓人,一般来说,在一个案件立案侦查开始,犯罪嫌疑人已经是在看守所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