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知识 > 在刑事案件中和解之后到底还会不会被判刑

在刑事案件中和解之后到底还会不会被判刑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06 15:36:45 人浏览

导读:

近些年来,我国的刑事案件不断增多。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的目的是保障人权和打击犯罪。在有的案件中当事人可以会选择和解的方式,那么在刑事案件中和解之后到底还会不会被判刑呢?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来解答这个疑惑。

  近些年来,我国的刑事案件不断增多。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的目的是保障人权和打击犯罪。在有的案件中当事人可以会选择和解的方式,那么在刑事案件中和解之后到底还会不会被判刑呢?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来解答这个疑惑。

  一、在刑事案件中和解之后到底还会不会被判刑

  刑事和解指在刑事诉讼中,加害人以认罪 、赔偿 、道歉等形式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后 , 国家专门机关对加害人不追究刑事责任、免除处罚或者从轻处罚的一种制度。

  我们可以先看下关于刑事和解的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刑事和解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均可以达成刑事和解,并且还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被害人明确表示对嫌疑人予以谅解;双方当事人自愿和解,符合有关法律规定;属于侵害特定被害人的故意犯罪或者有直接被害人的过失犯罪;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那么,刑事和解的达成将对量刑产生直接影响,对于当事人根据刑诉法第277条规定达成刑事和解协议的,将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礼道歉以及真诚悔罪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不得不说的是,刑事和解的达成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有利的。但达成刑事和解绝不等同于直接免刑。准确的说,符合条件且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撤销案件;检察机关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法院应当对被告人从轻处罚;符合非监禁刑适用条件的,应当适用非监禁刑;判处法定最低刑仍然过重的,可以减轻处罚;综合全案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除刑事处罚。

  二、刑事和解的概念

  刑事和解,是指通过调停人使受害人和加害人直接交谈、共同协商达成经济赔偿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情况作了有利于加害人的刑事责任处置的诉讼活动,包括经济赔偿和解和刑事责任处置两个程序过程。在和解过程中,被害人与加害人可充分阐述犯罪给他们的影响及对刑事责任的意见等方面内容,选择双方认同的方案来弥补犯罪所造成的损害;在刑事责任处置过程中,加害人能获得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这样,被害人在精神和物质上可以获得双重补偿,而加害人则可以赢得被害人谅解和改过自新、尽快回归社会的双重机会。1 刑事和解是刑事契约的典型形态,和“私了”的区别在于,有司法机关的监督和确认,保证了纠纷解决的有效性、合法性和正当性。刑事和解也有别于辩诉交易,辩诉交易中公诉人一般根据所掌握的证据能否获得胜诉而决定是否进行交易,并不征求被害人意见,也不以赔偿、道歉作为条件,被害人被边缘化,交易的结果很有可能违背被害人的意愿。而刑事和解则是被害人和加害人之间为了利益最大化而选择的案件解决方式。

  三、刑事和解在中国的适用

  在中国,虽然现行的刑事司法制度中还没有形成制度意义上的刑事和解,但也开始一些可贵的探索。例如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在全国率先将庭外和解制度应用于刑事和解领域,刑事自诉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当事人,可自主选择是否以法官庭前调解、特邀调解员调解或律师和解方式解决纠纷。

  中国传统的和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质,中国文化以和平与和谐为主要基调,成为贯通中国文化思想领域里一个综合性概念。而人际之间的和合、人与社会的和合、人与自然的和合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中国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对轻微刑事案件,注重调解和和解,对中国刑事和解程序的建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肯定会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那些社会影响恶劣、犯罪嫌疑人社会危害性比较大的,即使和受害人达成了刑事和解,依然是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以上内容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在刑事案件中和解之后到底还会不会被判刑的相关知识,希望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帮助到您。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