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罪名大全 > W-Z类罪名 > 销售伪劣商品罪 > 2022销售伪劣产品立案标准

2022销售伪劣产品立案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0-21 15:14:56 人浏览

导读:

现在市场上存在不少的假冒伪劣产品,不管是消费者还是正品的生产厂家,对于伪劣产品都是深恶痛绝的,我国也有相关的法律规定禁止销售和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对于有生产或者销售伪劣产品行为的,会依法追究其责任,并进行相关的处罚,那么2022销售伪劣产品立案标准是怎样?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在市场上存在不少的假冒伪劣产品,不管是消费者还是正品的生产厂家,对于伪劣产品都是深恶痛绝的,我国也有相关的法律规定禁止销售和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对于有生产或者销售伪劣产品行为的,会依法追究其责任,并进行相关的处罚,那么2022销售伪劣产品立案标准是怎样?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2022销售伪劣产品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16条规定: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这里要注意的是:

  1、“掺杂、掺假”,是指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异物,致使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或者产品明示质量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降低、失去应有使用性能的行为;

  2、“以假充真”,是指以不具有某种使用性能的产品冒充具有该种使用性能的产品的行为;

  3、“以次充好”,是指以低等级、低档次产品冒充高等级、高档次产品,或者以残次、废旧零配件组合、拼装后冒充正品或者新产品的行为;

  4、“不合格产品”,是指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质量要求的产品。

  对于上述行为难以确定的,应当委托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进行鉴定。

  5、“销售金额”,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出售伪劣产品后所得和应得的全部违法收入;

  6、“货值金额”,以违法生产、销售的伪劣产品的标价计算;没有标价的,按照同类合格产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

  对于货值金额难以确定的,按照《扣押、追缴、没收物品估价管理办法》的规定,委托估价机构进行确定。

  二、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构成要件

  1、犯罪主体是个人和单位,表现为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两类人。生产者即产品的制造者(含产品的加工者),销售者即产品的批量或零散经销售卖者(含产品的直销者)。

  2、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行为人的故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内有意制造伪劣产品。在销售领域内分两种情况:一是在销售产品中故意掺杂、掺假;二是明知是伪劣产品而售卖。

  3、侵犯客体是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包括国家有关产品质量、工商行政的管理制度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

  三、销售伪劣产品罪如何处罚

  国家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处罚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2、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2022销售伪劣产品立案标准等相关法律知识。综上所述,符合法定条件,比如销售伪劣产品金额五万元以上或者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等情况的,那么公安机关将对伪劣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进行立案追诉。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