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罪名大全 > W-Z类罪名 >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 销售假冒商标罪立案标准

销售假冒商标罪立案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7-09 08:15:58 人浏览

导读:

我国为了保护以及整治商标注册的行为以及使用情况,制定了商标法予以规制,并且在刑法中设立了几条关于商标的罪行,如果行为人涉嫌侵犯他人商标且达到犯罪程度的,那么就予以立案,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销售假冒商标罪立案标准。

  我国为了保护以及整治商标注册的行为以及使用情况,制定了商标法予以规制,并且在刑法中设立了几条关于商标的罪行,如果行为人涉嫌侵犯他人商标且达到犯罪程度的,那么就予以立案,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销售假冒商标罪立案标准

  一、销售假冒商标罪立案标准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行为。

销售假冒商标罪立案标准

  二、本罪的相关说明是怎样的

  1、本罪是依据人大常委会1993年2月22日《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而设立的一个新罪名。后续《刑法》修订确立了这一罪名,但将《决定》所规定的“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改为“销售金额数额较大”《刑法修正案(十一)》再次将“销售金额数额较大”,改回“违法所得数额较大”,以违法所得论罪而不再以销售额论罪。

  2、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个人,都可以构成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明知”是假冒商标产品而故意进行销售,过失或者疏忽大意而导致销售这类产品的,不能认定为本罪。但间接故意犯罪,即明知该产品可能系假冒商标的产品,仍不作了解不问不闻采取放任的态度进行销售,仍可以认定为构成本罪。

  3、关于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的起点,法律并无明确规定,一般由“两高”在司法解释中确定一个幅度,再由各省市高级法院和检察院依据当地经济情况研究确定。

  4、原《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立案标准的规定》(高检发研字〔1993〕12号)的立案标准是以违法所得认定的,可以参考:“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2万元以上的。”在司法实践中,一般“数额较大”的起点是:单位获利2万元、个人获利5千元以上;“数额巨大”的起点是:单位获利5万元、个人获利1万元以上。(见娄云生著《刑法新罪名集解》P302)在量刑时,不但要看数额标准,同时要注意侵犯商标客体造成的后果、主观上是否屡教不改、所销商品是否对消费者及工农业生产带来危害等,综合进行分析。

  三、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与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区别有哪些

  1、从客体上分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侵害的客体是商标权人的商标专用权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其中,侵犯商标专用权是主要方面。而销售伪劣产品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中,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主要方面。

  2、从客观要件说,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销售伪劣产品罪在客观方面则表现为行为人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

  3、从产品、商品性质上看,销售伪劣产品罪犯罪的对象是伪劣产品,其产品是不合格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犯罪对象是假冒他人已注册商标的商品,它可能是伪劣产品,也可能是合格产品。

  综上所述,商标是所有权人提供合法途径来注册的,如果侵权人没有经过所有权人同意就擅自销售、假冒就侵犯了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涉案金额达到五万以上可以立案。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销售假冒商标罪立案标准内容。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