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罪名大全 > Q-T类罪名 > 受贿罪 > 索贿罪的立案标准

索贿罪的立案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6-30 16:36:24 人浏览

导读:

大家都知道,贪污受贿在我们国家是不允许的,达到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会触犯刑法,构成刑事犯罪,实际生活中,有些人贪污受贿并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主动的向一些办事的人去索贿,这种行为也是违法的,达到一定金额就会构成了犯罪,那么索贿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都知道,贪污受贿在我们国家是不允许的,达到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会触犯刑法,构成刑事犯罪,实际生活中,有些人贪污受贿并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主动的向一些办事的人去索贿,这种行为也是违法的,达到一定金额就会构成了犯罪,那么索贿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索贿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刑法》的规定,受贿行为的只要受贿数额达到了较大标准,或有其他较重情节,就可以依法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也就是说,此时受贿罪的立案标准为数额较大或有其他较重情节。

  结合《刑法修正案九》和最新贪污贿赂犯罪司法解释的规定,受贿行为达到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即可以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其中,要是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则会对行为人加重处罚。

  1、受贿数额较大标准:30000元到200000元。

  2、受贿有其他较重情节:

  贪污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较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1)贪污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防疫、社会捐助等特定款物的;

  (2)曾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受过党纪、行政处分的;

  (3)曾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追究的;

  (4)赃款赃物用于非法活动的;

  (5)拒不交待赃款赃物去向或者拒不配合追缴工作,致使无法追缴的;

  (6)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受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前款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较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1)多次索贿的;

  (2)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

  (3)为他人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

  二、共同受贿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

  同时,参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得出:

  1、个人受贿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个人受贿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3、个人受贿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三、怎样界定受贿与正常馈赠

  1、从双方的关系看,双方是同学、同乡、亲友及其他私人关系,还是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与主管人的关系。正常馈赠一般发生在有密切关系的个人之间,这种密切关系往往由来已久,且在馈赠发生之后仍保持和发展这种关系;而贿赂则是发生在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与主管人之间,双方的利害关系是由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特定身份而临时产生,且随贿赂目的得逞后而逐渐淡化。

  2、从行为的动机来看,正常馈赠是行为人基于亲情、友情而无偿将财物送与他人;而贿赂则是行贿人为使他人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已谋取利益而将财物给予他人。

  3、从行为的方式来看,正常馈赠一般是公开进行,为他人知悉;而贿赂则总是秘密进行,行为的双方都采取各种手段掩盖、隐匿、毁灭可能被查获的罪证。

  4、从行为的时间上看,馈赠发生的时间一般确定;而贿赂则必然发生在行贿人有求受贿人利用职务为其谋取利益之时。

  5、从行为的标的物来看,正常馈赠的财物一般为私人财物;而用以贿赂的财物,既可能是国家、集体的,也可能是私人的,且标的物价值一般较大。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索贿罪的立案标准等知识,由此可见,如果我们被索贿数额达到3万元,就已经属于较严重的犯罪行为了,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受到刑事处罚,一般是根据具体金额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