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罪名大全 > 首字母A-G类罪名 > 包庇罪 >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16 18:44:12 人浏览

导读: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如果有包庇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按照刑法规定应当立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只要实施了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原则上就已经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接下来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的详细知识,希望帮助到大家。

  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如果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如果是国家工作人员知道其中的情况还包庇的,刑法更是规定应当立案。法律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只要实施了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原则上就已经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的详细知识,希望帮助到大家。

  一、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威胁和危害正常社会秩序的主要因素之一。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萌生滋长,其违法犯罪活动的猖獗嚣张,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某些国家机关人员对他们的恣意包庇和任意放纵分不开的。那么,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该如何认定呢?

  首先是罪与非罪的认定。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是行为犯,行为人实施完毕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的,原则上构成本罪且为既遂。但是,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如果包庇、纵容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如行为人指使他人作伪证,他人未作伪证而未遂,且能自首或立功的;帮助黑社会性质组织一般成员逃匿后即行帮助抓获归案,认真悔改的,等等,可不以犯罪论处。

  其次,便是此罪与彼罪的认定,此罪与玩忽职守罪最大的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方面,此罪的主观为故意,而玩忽职守罪主观为过失。

  本罪与滥用职权罪的认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采用各种方法包庇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无疑是滥用职权,如果因此造成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又触犯滥用职权罪,属想象竞合,应当择一重罪定罪处罚。

  本罪与窝藏、包庇罪的认定。二者的区别主要是犯罪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只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构成本罪;后罪的主体则侧为一般主体,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不论是否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可构成其罪。

  以上便是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认定。

  二、本罪与玩忽职守罪的界限

  本罪与玩忽职守罪在诸多方面均存在相似之处,表现在:其一,二者都侵害了国家机关正常的管理活动;其二,二者在客观方面都有可能表现为给黑社会性质组织制造生存发展机会,或者给黑社会性质组织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提供可乘之机的行为;其三,二者的主体都是特殊主体,即都要求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其主要区别在于:(1)犯罪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其中,主要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次要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后者侵犯的则是单一客体,即仅是对国家机关正常管理活动的侵害。(2)客观方面要件不同。首先,前者之行为方式仅能表现为包庇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或者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后者则包括一切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务的玩忽职守行为。其次,前者系行为犯,只要有包庇、纵容行为,即可构成犯罪;后者系结果犯,在有玩忽职守的行为的同时,尚需发生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损失的危害结果方可构成犯罪。(3)主观方面表现不同。前者是故意犯罪;后者是过失犯罪

  三、本罪与包庇罪的界限

  两罪在客观方面存在相同之处,即都实施了 "包庇"行为。其主要区别如下:(1)犯罪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主要是正常的社会秩序;后者侵犯的则是司法机关惩治犯罪的正常活动。(2)犯罪客观方面要件不同。前者表现为包庇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或者纵容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后者则表现为作假证明包庇犯罪人的行为。二者虽都有"包庇",但含义不尽相同。在方式上,前者之包庇要广于后者,即不只限作假证明一种,还包括其他一切妨害有关机关查办、惩处、打击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行为;在包庇对象上,前罪之包庇又要窄于后者,即仅限于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不及其他犯罪组织或犯罪人;此外,后者之包庇必须系事后之帮助行为,易言之,若行为人与其所包庇的对象事前有通谋的,则应直接按其所包庇的犯罪人的共犯论处,后者则无此限,亦即无论行为人事先是否与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存在共谋,都可构成犯罪,若系事先有通谋的,则按想象竞合犯处理。(3)犯罪主体不同。前者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可构成;后者则是一般主体,任何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其主体。

  以上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的相关知识,法律中也规定了,本罪属于行为罪,也就是只要实施了包庇或者纵容的行为,就可以认定构成此罪,定罪的时候不会考虑情节的轻重和造成的危害结果情况。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