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 > 医疗事故纠纷 > 医疗纠纷 > 医疗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医疗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12-16 07:11:31 人浏览

导读:

我国在经历过疫情后,其实对于医疗方面是越来越重视了,并且在相关规定也是有相关的增加规定和进行改革,对于传染病以及一些医疗废物的处理是非常严格,其中,我国对于医疗方面的相关法律具体有什么规定?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进行医疗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哪些问题的解答,带着问题一起往下看。

  我国在经历过疫情后,其实对于医疗方面是越来越重视了,并且在相关规定也是有相关的增加规定和进行改革,对于传染病以及一些医疗废物的处理是非常严格,其中,我国对于医疗方面的相关法律具体有什么规定?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进行医疗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哪些问题的解答,带着问题一起往下看。

  一、医疗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乙类传染病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可以按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措施。非典、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这三种传染病虽然只被纳入乙类,但由于其传染性强、危害大,如果先要报批、公布才能实施,难免贻误时机,导致严重后果。

  2、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是为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定。

  3、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为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制定。

  4、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是为了加强医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医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保障医师的合法权益,保护人民健康,制定的法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1998年6月26日修订通过,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医疗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二、处理医疗纠纷有哪些方法

  1、协商。

  医患双方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订协议书,可以办理公证或律师见证,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当事人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

  3、向人民法院起诉。

  医疗纠纷可以不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侵权为案由的,诉讼时效为1年,以违约为案由的,诉讼时效为2年,均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三、调解在处理医疗纠纷方面有哪些好处

  调解的生命力在于第三者的居间公正裁决和调和,调解中间人的公正和中立显得至关重要,决定着纠纷的调解顺利与否、成功与否。只有脱离了医患双方的关系和经济利益的牵绊,才能真正实现调解人态度的公正与公平。在卫生行政机关调解之外发展民间组织的调解,可以扩大医疗纠纷当事人对调解组织的选择范围,有利于公正合理地解决医疗纠纷。

  目前,医疗纠纷非诉讼解决,以其在纠纷解决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殊价值与优点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今已广泛流行。医疗纠纷非诉讼解决有着其独特的重要性和优势:

  1、能充分发挥作为中立调解人的专家在纠纷解决中的有效作用。

  2、以协商而不是对抗的方式解决纠纷,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3、使医患双方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参与纠纷的解决。

  4、有利于保守患者个人隐私和秘密。

  5、当处理新的技术和社会问题时,在法律规范相对滞后的情况下,能够提供一种适应社会和技术的发展变化的灵活的纠纷解决程序。

  6、允许当事人根据自主和自律原则灵活、快速地解决纠纷。

  7、经当事人理性协商和妥协,可能得到双赢的结果。

  以上的内容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医疗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哪些问题的详细解答,在以上的内容里,对于医疗的相关法律我们大致了解到,医疗废物的处理还有重大疾病的处理,还是有相当合理的处理方式,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网站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