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第196条
导读:
第一百九十六条 【信用卡诈骗罪、盗窃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本条已修改为:“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参见《刑法修正(五)》。
条文注释
信用卡是银行或者信用卡公司发给用户(包括单位和个人)用于购买商品、取得服务或者提取现金的信用凭证。
以此凭证,持卡人就可以在暂不支付现金的情况下先得到某项商品或服务,进行消费活动。信用卡诈骗的具体方式有以下几种:(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包括使用自己伪造的信用卡,以及使用明知是他人伪造的信用卡进行购物、取得服务或者提取现金。(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信用卡可以因超过有效期、被挂失等原因而作废,而不允许使用。(3)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按照有关规定,信用卡只限于合法持卡人自己使用,冒充合法持卡人使用他人的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就是信用卡诈骗。(4)恶意透支。所谓恶意透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本罪的构成数额标准为5000元。对于盗窃他人的信用卡并加以使用的,本条明确规定按盗窃罪定罪处罚,不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也不实行数罪并罚。
关联法规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七、九、十二、十三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四十六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刑事犯罪是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并且这种反映表现的领域和强度,与一个国家社会变革的深度和广度密切相关。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刑法224条关于传销罪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全文共分为6章,包括总则、结婚、 家庭关系、离婚、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附则,共51条。对结婚、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父母子女间的关系、离婚、离婚后子女的抚养和教育、离婚后的财产分割等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下面就为您详细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全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四百三十四条【战时自伤罪】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条文注释战时自伤罪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行为人自伤身体的行为必须是在战时。(2)行为人具有故意自伤身体的行为。这里规定的自伤,是指行
第一百五十条【单位犯本节规定之罪的处罚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一百四十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退彩礼钱的司法解释规定如下:1、双方并未办理结婚登记;2、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但未一起生活的,需要离婚才能主张;3、给予财彩礼导致给与人生活困难的,需要离婚才能主张。
一个人只要符合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条件,就可以当该公司的法人代表,没有数额上的限制。其条件包括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没有禁止担任法定代表人的经济犯罪的情形等。
村干部拉票贿选的,不构成犯罪的,可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构成破坏选举罪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触犯刑法一般情况下不算政治问题,但可能互相有影响。触犯刑法是涉及到犯罪与刑罚的问题。一般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属于犯罪,是刑法的适用范围内。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死刑犯使用的理由是以示惩戒,死刑犯一般所犯的是极其严重的罪行,危害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公民利益,因此剥夺其作为成年公民所能享有的政治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在一般情况下是对重刑犯的。由于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情形包括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和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而被判处上述两种刑罚的一般都是重刑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