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税法 > 所得税 > 个人所得税 > 税后8000税前要拿多少

税后8000税前要拿多少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8-03 12:14:31 人浏览

导读:

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最关心的就是工资的多少了,很多时候招聘信息上写的是一个大概数额,可能会写税后的金额,不过我们得知税后的工资,也会想要知道税前工资的大致情况,这么来说,税后8000税前要拿多少?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最关心的就是工资的多少了,很多时候招聘信息上写的是一个大概数额,可能会写税后的金额,不过我们得知税后的工资,也会想要知道税前工资的大致情况,这么来说,税后8000税前要拿多少?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税后8000税前要拿多少

  我们在得知税后工资的时候,也会想要知道税前工资的大致范围,因为明白了税前工资可以对整个公司或者机构开出的薪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且知道税前工资之后,我们可以根据相关的比例来计算我们所缴纳的保险以及公积金,而公积金也是关系到我们贷款买房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说根据税后工资反推税前工资也是有必要的。

  反推税前工资应该如何去计算:

  那么当我们知道了税后工资之后,我们如果想要反推税前工资应该如何去计算呢?实际上,个税公式个税=税前*税率-扣除数税前-个税=税后;转换方程式可知:个税={(税后-2000-扣除数)/(1-税率)}X税率-扣除数。我们现在就以税后工资8000为例,对税前工资进行计算反推,即个税={(8000-2000-375)/(1-0.2)}X0.2-375=1031.25,那么税前工资就是8000+1031.25=9031.25。

  

  二、个税哪些可以税前扣除

  第一大类:个税起征点工资、薪金的个税起征点为5000元,从2019年1月1日起,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三项所得与工资薪金合并起来计算纳税,因此2019个税税前扣除项目第一项要扣除的就是个税起征点5000元。

  第二大类:三险一金三险一金是是个税必须扣除的项目,通常在扣除个税起征点之后,第二项需要扣除的就是三险一金。各地区三险一金的缴纳比例不同,因此这里没有具体的扣除数额。

  第三大类:专项附加扣除1、子女教育:每个子女每月可扣除1000元,每年可扣除12000元。2、继续教育:学历教育每月可扣除400元,每年可扣除4800元;技能职业继续教育、专业技术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每年可抵扣3600元。3、大病医疗:个人支付超过15000元部分的医药费用支出,每年可抵扣金额不超过有60000。4、住房贷款利息:首套房贷款利息可参与个税抵扣,每月可扣除1000元,每年可扣除12000元。5、住房租金:工作城市没有房产,可以执行住房租金抵扣。不同城市的抵扣标准为每月800元、1000元、1200元。6、赡养老人独生子女每月可扣除2000元,每年可扣除24000元;非独生子女每月可扣除2000/X,每年可扣除2000元/X*12,X代表兄弟姐妹的个数。第四大类:其他相关扣除个税法中还有一些是可以减税、免税的项目,因此如果有合法的可以减税的金额,是可以用来抵扣个税的。

  三、个人所得税怎么申报

  个人所得税是必须每月申报,达不到起征点的也要申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

  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款,自行申报纳税人每月应纳的税款,都应当在次月七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按月计征,由扣缴义务人或者纳税义务人在次月七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由纳税义务人在次月七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对企事业星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由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三十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纳税义务人在一年内分次取得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每次所得后的七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应当在年度终了后三十日内,将应纳的税款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不管是扣缴义务人代扣的还是自行申报的,都应应在次月的7日前申报并入库。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税后8000税前要拿多少”等相关法律知识。综上所述,税后工资的多少,关系到税前、税率、社保和个税等,根据工资的算法,我们就可以反推出税前工资的范围。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