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管辖 > 协议管辖 > 私了协议书是怎样的

私了协议书是怎样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3-26 12:42:43 人浏览

导读:

无论是发生交通事故或者是其他的事件,我们都是可以通过签订私了协议进行私了的,所以说如果发生意外的事故,双方通过协议,我们应该如何填写私了协议书的呢,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私了协议书是怎样的问题的解答,带着问题我们一起往下看。

  无论是发生交通事故或者是其他的事件,我们都是可以通过签订私了协议进行私了的,所以说如果发生意外的事故,双方通过协议,我们应该如何填写私了协议书的呢,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私了协议书是怎样的问题的解答,带着问题我们一起往下看。

  一、私了协议书是怎样的

  甲方:

  身份证号:

  乙方:

  身份证号:

  20xx 年xx月xx日xx时左右,甲方驾驶摩托车在佛山大道与人民路交叉路段与乙方发生刮碰,事发之后,甲方及时将乙方送到佛山市××医院进行了CT和B超检查,经医院医师诊断为软组织损伤,没有造成器官的损伤及其他身体部位伤害。甲、乙双方经平等友好协商,就乙方遭受的损失自愿达成一次性赔偿协议,现依据国 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具体的赔偿事宜和双方权利义务明确如下:

  1、甲方自本协议签订后5日内向乙方支付一次性损害赔偿金共计10000元人民币(大写:壹万圆整)(不包括已经支付的医药费,交通费等2000元)

  2、第一条的一次性损害赔偿金包含乙方因此次事故所需的交通费、护理费、误工费、伙食住宿费、后续治疗费、精神损失费等各项损失赔偿。

  3、乙方在收取甲方一次性损害赔偿金时,必须同时将所有的医疗费用票据、病案材料、其他费用票据等全部交付给甲方,并保证票据材料的真实性。

  4、本协议所涉及的赔偿是一次性终结赔偿,甲方支付乙方费用后,今后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向甲方主张任何权利,甲方不再负有任何赔偿责任。

  5、本协议签订时,双方均是在自愿的情形下签订的,不存在任何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的情形,甲、乙双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对于协议提出反悔。

  6、本协议自双方当事人签字后生效。

  7、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二份均是协议正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字(手印)

  乙方签字(手印)

  协议地点:

  协议时间: 年 月 日

  

  二、交通事故私了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要理智地面对事故现实

  发生了事故,见到自己的爱车受到损坏,难免心生怒火、情绪急躁。有的当事人情急之中,忘了保护现场、勘查现场的正事,在没有获取证据的情况下直接和对方去理论是非,往往话不投机,发生口角,更有甚者还拳脚相加。结果,重要证据灭失,小事变大,非但事故无法“私了”,还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私了”的法律用语是“自行协商”,既然是协商,那么就要把一些问题看得淡一点,互相作出一定的让步,共同找到一个都能接受的平衡点,使“私了”结果“双赢”。“私了”交通事故,不但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而且从更高的意义上讲,也是检验和衡量现代人们的交通意识,文明程度,交通和谐的一个尺度之一。

  (二)遇到人员受伤不要轻易“私了”

  前面虽然介绍过对伤情的判断方法,但是在此还是要强调,遇到有人员受伤的事故要谨慎行事,不要轻易选择“私了”的方法处理事故。

  实践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形,即事故发生时,当事人只是感觉身体某个部位不适,以为仅仅是软组织挫伤而已,于是简单对事故进行了“私了”。但是当天晚上或第二天伤情加重,甚至死亡。此情形经常发生在有行人或骑车人参与的事故中。因为交通事故基本都是突发性的,行人和骑车人一无防备,二无防护措施,受伤在所难免。所以,驾驶机动车碰撞了行人、骑车人,即使对方愿意“私了”,但只要称自己身体哪里伤了或不舒服,我们就要放弃“私了”及时报警,并劝说对方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治疗。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二是,防止事态扩大化;三是,万一遇到心术不正的人“碰瓷”,我们也可以通过报警和医疗部门对其进行检查,揭露他的“嘴脸”。

  三、相关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自行协商达成协议的,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自行协商协议书,并共同签名。道路交通事故自行协商协议书应当载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当事人姓名、驾驶证号或者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机动车种类和号牌号码、保险公司、保险凭证号、事故形态、碰撞部位、当事人的责任等内容。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私了协议书是怎样的问题的详细解答,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大致了解到填写私了协议书的话,我们必须填好发生事情的经过以及两者协商的结果,并且可以知道赔偿金额和时间,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网站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