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法 > 民事责任 > 民事制裁 > 民事案件审理期限是多久

民事案件审理期限是多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12-17 18:57:04 人浏览

导读:

对于民事案件审理,一般都是有期限规定的,在法律规定的期限之内提交所需的材料,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样才能够得到人民法院及时的案件处理和审判,那么民事案件审理期限是多久?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

  对于民事案件审理,一般都是有期限规定的,在法律规定的期限之内提交所需的材料,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样才能够得到人民法院及时的案件处理和审判,那么民事案件审理期限是多久?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

  一、民事案件审理期限是多久

  审限指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必须遵守的期限。在我国,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主要包括一审、二审和再审的审理期限。

民事案件审理期限是多久

  1、一审审限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不能延长,若3个月内不能审结,转为普通程序继续审理(由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审限从法院正式立案的次日算起。)。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2、二审审限

  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民事案件一律适用普通程序,审限为3个月,特殊情况由本院院长批准延长;针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0天,不能延长。

  3、再审审限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案件的审限依据适用的程序确定,按照一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一审普通程序的审限,按照二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二审程序的审限。

  4、不计入审限的情况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下列事项耽误的期间不计入审限:

  (1)公告期间,即从法院在报纸上正式发出公告之日起至公告期满的时间。

  (2)鉴定期间,即从当事人提出书面鉴定申请至鉴定机构出具正式的鉴定结论之间的时间。

  (3)处理管辖问题的期间,即从当事人提出书面管辖异议至二审法院就管辖问题作出终审裁定书的时间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

  (4)因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法院决定延期审理一个月之内的期间;

  (5)有关专业机构进行审计、评估、资产清理的期间;

  (6)中止诉讼(审理)或执行至恢复诉讼(审理)或执行的期间;

  (7)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或者提供执行担保后,执行法院决定暂缓执行的期间;

  (8)上级人民法院通知暂缓执行的期间;

  (9)执行中拍卖、变卖被查封、扣押财产的期间。

  二、合并审理的条件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1、受诉法院对几个合并的案件均具有管辖权,并且必须是适用于同一个诉讼程序。这是合并审理的前提条件,如果受诉法院对几个合并的案件之一不具有管辖权,则不应当合并。受诉法院对合并的几个案件均有选择管辖权,可以进行合并。对于诉讼程序,则是指普通(简易)程序和特别程序,也就是几个合并之案件应当都属于同一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或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才能进行合并审理。

  2、几个诉讼标的由同一原告或同一被告在同一诉讼程序中提出。在同一诉讼程序中,同一原告向同一被告提出多个诉讼标的,被告向原告提出的诉讼标的,均可以合并审理。

  3、原告或被告的近亲属对原告或被告提出具有相互关联的诉讼标的。在同一诉讼程序中,原告及其近亲属向被告及其近亲属提出与之有关联的诉讼标的,被告及其近亲属向原告及其近亲属提出与之相关联的诉讼标的,可以合并审理。

  4、限制条件。关联纠纷的合并审理是一柄双刃剑,如果滥用不仅达不到良好的社会效果,而且会让当事人利用合并审理进行恶意诉讼或拖延诉讼,更有甚者会造成以非对非、消极对待纠纷的处理等新的社会矛盾的产生。因此,对合并审理的条件应作适当的限制。

  三、民事起诉状应包括哪些内容

  1、当事人一方是公民,应记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邮编和联系电话;当事人一方是法人,应记明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姓名、职务、邮编和联系电话;

  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4、当事人的住所地与实际居住地不一致的,应当分别写明。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关于民事案件审理期限是多久的相关介绍,对于民事案件审理,大家要了解一下相关的程序,在进行民事案件诉讼的时候,需要书写民事起诉状,写清楚具体的案件内容,对此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咨询一下法律快车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