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工资 > 工资 > 提前离职工资计算标准

提前离职工资计算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8-27 23:42:03 人浏览

导读:

工资是用人单位给予相应的劳动者的报酬,在现代劳动报酬的给予方式都是通过月结工资来发放的,但是也有些劳动员工在工资结算之前进行了离职的。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提前离职工资计算标准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工资是用人单位给予相应的劳动者的报酬,在现代劳动报酬的给予方式都是通过月结工资来发放的,但是也有些劳动员工在工资结算之前进行了离职的。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提前离职工资计算标准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提前离职工资计算标准

  离职后的工资应当按照:月工资÷21.75×实际出勤天数,

  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

  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倍。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 工 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二、基本工资

  指企业在全面测评职工潜在形态劳动的基础上,结合职工所在岗位或所任职务,在劳动前为职工预先确定报酬标准,供劳动后实际支付工资时做依据的包括工资等级、工资标准、定级升级、工资调整、支付形式等一系列制度规定的综合。总结实践的经验,基本工资制度一般有:岗位技能工资制、基数等级工资制、岗位工资制、岗位等级工资制、职务等级工资制、多元结构工资制和薪点工资制等几种。因工种、岗位制宜,选择适合其劳动特点的基本工资制度,是企业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和具体组织工资分配的起点和基础。基本工资制度中规定的工资标准,只是对职工提供的定额劳动所支付的报酬。在实际支付工资时,必须在考核职工实际提供的劳动量后,运用不同的支付形式予以浮动地兑现。当职工在定额劳动之上提供了超额劳动时,除工资之外,还应另外支付超额劳动的报酬即奖金;当其完不成定额劳动时,则要扣减相应部分的工资。

  三、工资分配原则

  工资分配原则,是由立法确认的贯穿于整个工资制度的基本准则,是实现工资制度立法目的的核心组成部分。

  中国工资分配原则的确定,必须符合两项基本要求:

  运用工资这一物质利益杠杆,在全社会构建一种促使劳动者向社会多做贡献的激励机制,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

  合理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使工资的分配不致造成其他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以实现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

  按劳分配

  该项原则存在的客观基础包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工资立法,确认用人单位享有完全的工资分配自主权;

  在中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是工资分配的核心原则,中国劳动法的基本工资制度,就是依据这一原则建立的;

  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制度中,国家有责任保证劳动者获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使劳动者实现物质帮助权;

  由于中国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经济形式的存在,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

  宏观调控

  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原则,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的,并通过下述途径贯彻实施:

  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增强工资的收入透明度,并使工资增长水平不超过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增长水平;

  实行工资总量宏观调控,使消费基金的增长与生产基金的增长相协调;消费与生产比例关系趋于合理;

  通过工资分配立法,保障劳动者获得基本生活需要;

  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分配和再分配过程;

  建立与工资分配相关的其他制度,克服按劳分配和用人单位行使工资自主权中可能产生的不合理、不公平现象。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提前离职工资计算标准的全部内容。工资是保证劳动者正常生活下去的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所以说拖欠工资是违法的。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