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规定加班不给钱可以调休吗
导读: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比较在意的除了工资的发放就是节假日的安排,很多用人单位都会按照国家规定的节假日给劳动者提供假期,但是有些岗位比较特殊的在节假日不放假,用人单位需要按照每日工资的三倍发放给劳动者,或者将假期调休,那么劳动法规定加班不给钱可以调休吗?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合法,也就是说,平常周末加班的员工是可以以调休来代替加班费的。
但是平时工作日延长时间加班的,劳动法并未规定可以优先安排调休,据此,工作日加班的是不能以调休来代替加班费,公司在工作日安排了加班,就需要向员工支付1.5倍工资。
具体而言,只调休而不给加班费是否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来定:
1、正常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进行加班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该加班时间不可以用调休处理,只能支付相应的工资报酬。
2、安排周末加班的,用人单位可以安排调休代替。但如果用人单位无法安排调休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3、法定节假日加班的,该时段的加班即使后期安排员工调休,用人单位也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单位不支付加班费,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拨打劳动保障热线进行投诉举报,还可以到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去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劳动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的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根据上述规定,单位安排员工加班,应该合理合法,并经过员工同意,如果员工拒绝加班,单位是不能强迫加班的。当然,如果劳动合同里面另行约定的,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
但是,法律对员工加班的情况也做了例外的规定,《劳动法》第4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41条的限制:
(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其它原因,威胁劳动者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2)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情形。
在上述情况下,员工不能拒绝加班。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劳动法规定加班不给钱可以调休吗的相关内容,根据相关规定要求,用人单位要是要求员工加班不给双倍或者三倍工资,可以作调休处理,如果这两个条件都没有,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处理,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法律快车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动者进行劳动的时候都是有着相应的劳动报酬的,这个规定同时也是适用于相应的加班工资的计算的,如果不付加班工资就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加班工资如何计算,加班工资不付怎么办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知道劳动者在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时间都可以算作加班,那么,企业不给员工加班工资违法吗?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企业不给员工加班工资是属于违反劳动法的行为。根据《劳动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也就是加班),应与劳动者协商。既然是协商,当然就应该就加班时间和加班报酬协商一致,否则就
用人单位需给在职员工按照规定要求交纳公积金。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依法缴纳公积金费用。用人单位不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的,将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轻工伤的赔偿:七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本人工资的13倍,八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11倍,九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倍,十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倍等;而除此之外,还有医疗费、鉴定费等费用,都可依法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搬迁的补偿标准:企业如果因搬迁而与劳动者解约,需要按照劳动者在该企业中工作的年限进行补偿。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员工旷工的,单位可以按规定扣除其旷工当天的工资。如果因员工本人的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还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但每月从其工资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员工当月工资的20%。旷工比较严重的,用人单位有权直接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
在休息日安排的调休可以代替加班费。企业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可以首先安排补休;不能安排调休的,则可以依法支付加班费。法定节假日加班的,不能安排调休,单位必须按照日工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