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指南之四 名誉权纠纷
导读:
一、 诉要件及内容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示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起诉状的事实要简要概括,语言文明。
原告应预交案件受理费,如申请缓交、减交、免交的,要提出书面申请,并附有特困证明或其它证明材料等。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我国企业和组织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或者其他人代理诉讼的,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才具有效力。
当事人必须依法正确地行使诉讼权利,按法院的要求提供必须提供的诉讼材料。
二、举证指南
诉讼当事人应仔细阅读本院送达的《民事诉讼案件举证通知书》,并按照其规定尽可能全面地向本院全面提供认为可以证明其主张或反驳对方意见的证据材料等。以下举证指南为您的诉讼提供参考。
1、侵权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的证明等;
2、侵权的原始证据,如有不能提供的书面证据,应提供有关证人证言,及由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影响或者结果的证据等;
3、当事人的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三、地域管辖
因侵权行为提起诉讼,由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四、诉讼时效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名誉权是人格权,法律明文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名誉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对于侵害名誉权的处罚,《民法典》和其他法律法规也作出了具体规定,以下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具体解答“名誉权纠纷赔偿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吴思是当代历史学家,他写了本陈永贵传记,因其中涉及对陈永贵的正常史论导致陈的亲属不舒服,他们上法院起诉吴思侵害陈永贵的名誉权,吴思居然输了-不,吴思被夹在政治巨无霸和法律奴婢之间,败诉才是正常!终审判决书的判决理由虽然只有三四百字(详见北京市第一中级
名誉权指的是我国公民或法人依法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在法律保护中名誉权是人格权中的一种,每个人的名誉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果对其他公民和法人的名誉进行败坏的,应当依法负相关责任。那么,名誉权的法律依据有哪些?一、什么是名誉权名誉权指的是公民或法人保持并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是人格权的一种
实习期未满一年上高速出了事故,如果有驾驶人陪同,则可以理赔。如果没有持相应或者更高准驾车型驾驶证三年以上的驾驶人陪同的,出事故后,应根据当事人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的约定进行处理。但交强险肯定赔偿。
驾驶证满期换证的,需要提前九十天才能办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应当在驾驶证有效期满前九十天,携带本人身份、机动车驾驶证、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检报告等材料,前往车管所申请换证。
法律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有下列要求: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应当载明当事人及涉事车辆基本信息、事故发生经过、形成原因的分析、责任认定等方面内容;应当加盖事故处理专用章,分别送达当事人;其他要求。
连环追尾相撞应这样确定各方的责任:根据连环追尾各方机动车驾驶人的过错程度及对其行为交通事故的作用大小,确认相应的责任划分。但如果都不存在过错的,应当认定都没有责任。
交通事故要负全责的情形有以下三种:1、交通事故的逃逸者负全责;2、交通事故中故意毁坏证据的一方负全责;3、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由机动车承担全责,但是行人必须无过错。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原则的主要是:行为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因果关系责任原则、公平原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交通事故责任应当依据当事人行为作用和当事人过错,兼顾公平原则等多方考虑,进行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