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单独监护权 > 监护人拒绝履行监护职责的法律后果

监护人拒绝履行监护职责的法律后果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5-24 17:55:07 人浏览

导读:

监护是我国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权益的一项制度,监护人有保护、教育被监护人的义务,那么监护人拒绝履行监护职责的法律后果是怎样的呢?作为热点问题之一,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来解答这个疑惑。

  监护是我国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权益的一项制度,监护人有保护、教育被监护人的义务,那么监护人拒绝履行监护职责的法律后果是怎样的呢?作为热点问题之一,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来解答这个疑惑。

监护人拒绝履行监护职责的法律后果

  一、监护人拒绝履行监护职责的法律后果

  根据1988年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的《民法典》的规定,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了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民法典规定的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按照普通程序审理; 要求变更监护关系的,按照特别程序审理;

  既要求承担民事责任,又要求变更监护关系的,分别审理。

  二、哪些人可以作为法定监护人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首先应当由其父母担任,如父母死亡或者无监护能力的,按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

  ①祖父母、外祖父母;

  ②成年的兄、姐;

  ③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或者民政部门。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按照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

  ①配偶;

  ②父母;

  ③成年子女;

  ④其他近亲属;

  ⑤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此外,精神病人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担任监护责任,经有关单位同意的,出可以担任监护人。

  3、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没有上述范围的近亲属或近亲属丧失监护能力的,有关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可以从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其他近亲属、朋友中指定监护人。当近亲属对于由谁担任监护人发生争议时,有关单位、组织可以进行调解并从他们中间指定监护人。

  4、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因故暂时无法行使监护权,可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担。受委托担任监护人的人为委托监护人。在此情形下,除有特别规定之外,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仍由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承担,但委托监护人对此确有过错的,应承担连带责任。

  三、监护终止的情形

  监护终止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形:

  1、被监护人获得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监护人或被监护人一方死亡。

  3、监护人丧失了行为能力。

  4、监护人辞去监护。监护人有正当理由时,法律应允许其辞去监护,但这不适用与未成年人的父母。

  5、监护人被撤销监护人资格。

  其中父母可以对孩子的监护权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的视为父母双方都有监护权。如果损害被监护人的利益,监护人需要承担相应责任。以上内容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监护人拒绝履行监护职责的法律后果的相关知识,希望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帮助到您。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