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财产分割 > 夫妻共同财产 > 夫妻分居后还贷怎么处理

夫妻分居后还贷怎么处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20 03:54:29 人浏览

导读:

夫妻在共同生活的时候,如果进行了借贷的行为,那么一般情况下夫妻双方是需要共同承担相应的还贷的义务的。那么如果是出现了夫妻分居的情况,这个还贷的义务要怎么处理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夫妻分居后还贷怎么处理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夫妻在共同生活的时候,如果进行了借贷的行为,那么一般情况下夫妻双方是需要共同承担相应的还贷的义务的。那么如果是出现了夫妻分居的情况,这个还贷的义务要怎么处理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夫妻分居后还贷怎么处理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夫妻分居后还贷怎么处理

  1、债务的产生和分居是否达到两年没有具体关系。不知情不能作为对抗善意第三人。也就是债务人。债务人有权利要求夫妻双方任何人清偿。除非双方另有约定,或者证明对方将钱用于个人事物,没有用到家庭中来,这个要强硬证据,最好是人证。另外对方不正当债务,例如赌博等,可以不负责。

  2、一般来说分居期间,夫妻双方婚姻关系还未解除,因此所还贷款部分为夫妻共同债务。离婚以民政部门发放的离婚证或法院签发的准予离婚的裁判书为凭证,故无论因为什么而分居,也不管分居达到多长时间,只要双方未办理;离婚手续,婚姻关系就依法存在。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四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

  4、对于婚后按揭贷款购买房产的法律分析如果男女婚后以一方或双方的名义购买并办理了按揭贷款的房地产,产权登记在个人或双方名下,婚后由双方偿还按揭贷款的情况,只要夫妻双方没有特别约定,那么该房产应该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未偿还给银行的按揭款为共同债务。

  5、根据我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财产属夫妻共有财产,当事人有约定的除外。如果男女双方婚后以双方名义购买的房地产,以一方名义办理了按揭,由一方偿还贷款,也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只要是夫妻存续期间取得的房屋,如果没有特别约定,无论是登记于双方名下还是一方名下,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二、夫妻共同债务的定义

  夫妻共同债务是指为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夫妻共同债务主要是基于夫妻家庭共同生活的需要,以及对共有财产的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而产生的债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婚前一方借款购置的财产已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为购置这些财产所负的债务;

  (二)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三)夫妻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或者一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收入用于家庭生活或配偶分享所负的债务;

  (四)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治病以及为负有法定义务的人治病所负的债务;

  (五)因抚养子女所负的债务;

  (六)因赡养负有赡养义务的老人所负的债务;

  (七)为支付夫妻一方或双方的教育、培训费用所负的债务;

  (八)为支付正当必要的社会交往费用所负的债务;

  (九)夫妻协议约定为共同债务的债务;

  (十)其他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债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在承担责任的方式上,夫妻“共同偿还”的责任是连带的清偿责任,不论双方是否已经离婚,均得对共同债务以夫妻共同财产、自己所有的财产清偿。债权人有权向夫妻一方或双方要求清偿债务的部份或全部,它不分夫妻应承担的份额,也不分先后顺序,夫妻任何一方应根据债权人的要求全部或部份承担债务,一方财产不足以清偿时,另一方负有清偿责任。

  三、债务视为个人债务的情况

  1、非债务方的夫或妻在夫妻双方可以在离婚协议,或者在夫妻财产协议中约定由各方承担各自的债务。

  2、根据《最高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的规定,以下情况下引起的债务由夫妻中债务人独自承担:

  (1)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

  (2)未经夫妻协商一致,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赡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夫妻分居后还贷怎么处理内容。如果贷款是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话,那么就算分居了也是需要承担还贷的义务的。如果有相关的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