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合伙 > 入伙退伙 > 合伙人退伙 > 合伙人退出机制如何设定

合伙人退出机制如何设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10-05 08:36:45 人浏览

导读:

合伙人是属于合伙企业中的相关主体,而合伙人需要退出合伙企业的,是需要按照合伙企业法以及合伙企业的相关约定,来进行退伙的办理。那么今天就跟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看看合伙人退出机制如何设定以及相关问题的解答是怎样的吧!

  合伙人是属于合伙企业中的相关主体,而合伙人需要退出合伙企业的,是需要按照合伙企业法以及合伙企业的相关约定,来进行退伙的办理。那么今天就跟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看看合伙人退出机制如何设定以及相关问题的解答是怎样的吧!

  一、合伙人退出机制如何设定

  合伙人退出机制:

  退出条件在一定期限内(比如,一年之内),约定股权由创始股东代持。约定合伙人的股权和服务期限挂钩,股权分期成熟(比如4年)。股东中途退出,公司或其它合伙人有权股权溢价回购离职合伙人未成熟、甚至已成熟的股权。

  其中常见的退出方式有以下三种:

  1、 当然退出(原价回购):公司以原认购价格代为回购其持有的股权,并不再发放其当年度的红利、

  2、除名退出(无偿回购):公司有权自行取消其股东身份,无偿收回其股权,并不再发放当年红利,如给公司造成损失的,须向公司进行赔偿。

  3、期满退出(现价回购):如股东在公司持股超过一定期限后当然退出或退休的,则公司可按现价回购其股权。

  二、合伙化的管理方式

  1.有限合伙化的内部管理方式

  合伙制使得个人的命运和公司的存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得“不诚信”的成本非常高,因此事务所会自发地重视质量,在这些方面有限责任制的作用就弱一些。如何弥补这个缺点呢?有限责任制的事务所可以在合伙人团队的管理方式上选择“合伙化的管理模式”,即通过合伙人内部的约定、协议等,规定每个合伙人的责任,使得合伙人更注重自己管辖的项目的质量;或者,也可以由高级合伙人授权给每个普通合伙人在自己管辖的项目报告上签字,因为这种签字制度对个人的信用有影响,容易激发合伙人的责任心。这种管理方式在实行时要注意公开公平的原则,责任和权利要对等,否则难以实施。合伙制的事务所在内部也可以采用该种管理方式,以减轻非直接管辖的合伙人的责任,有吸引人才的作用。

  2.合伙人层次的独立复核

  三级复核中,合伙人层面的复核一般都由直接管辖的合伙人复核。但在大型的事务所中,为了保证质量,可以由与项目无关的第二个合伙人进行“四级复核”。不过,由于此举成本较高,一般只在大型的必须出具保留意见的项目中实行。这种独立复核的好处在于,使合伙人有相互牵制的作用,加强合伙人之间有关质量问题的交流,有利于统一合伙人之间的风险和质量意识。

  由于合伙人非常忙碌,所内可以设置合伙人的助理机构,如稽核部或专业标准部,帮助合伙人完成一部分的复核工作。独立的复核机构有利于所内质量标准的统一,可以在忙季时分担合伙人的一部分工作。但独立的复核机构的复核责任需要有很明确的规定,否则容易造成其他复核层次(如项目经理和高级经理)的心理松懈及责任的推卸。另外,并非每个报告都须途径独立的复核,以免在业务旺季时成为复核的瓶颈所在,降低了报告出具的速度,影响了客户服务的质量。

  3.合伙人轮换制度

  事务所可以建立审计项目的合伙人轮换制度,规定合伙人轮换的条件和应注意的事项。不过,执行中合伙人之间要密切合作,才能将发生的成本降到最低,使该制度在质量控制方面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独立性对质量的影响

  由于最终的决策权归于合伙人,合伙人对项目是否存在独立性就显得相当重要。合伙人团队要制订事务所统一的独立性条款,避免独立性的缺失影响质量控制。合伙人对该制度的实行要以身作则,并且所内还要有相互牵制程序或其他制度,以免合伙人逾越独立性的规定。

  看到这里,法律快车小编相信你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内容了,合伙人在退出合伙企业的时候,是需要按照合伙企业法和合伙企业内部协议来处理的。好了以上就是合伙人退出机制如何设定的相关内容,如果你还有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律师。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