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工程纠纷 > 工程款纠纷 > 拖欠工程款纠纷 > 欠工程款被起诉应该怎么样办

欠工程款被起诉应该怎么样办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20 17:57:04 人浏览

导读:

欠工程款被起诉应该怎么样办?拖欠工程款被起诉,不要逃避,应该正确对待,依法积极应诉,并根据诉讼程序做好相关的诉前材料准备,如果诉讼双方都有调解的意向,也可以通过法官来进行调解解决,下面请看法律快车小编详细介绍。

  欠工程款被起诉应该怎么样办拖欠工程款被起诉,不要逃避,应该正确对待,依法积极应诉,并根据诉讼程序做好相关的诉前材料准备,如果诉讼双方都有调解的意向,也可以通过法官来进行调解解决,下面请看法律快车小编详细介绍。

  一、欠工程款被起诉应该怎么样办

  1、积极应诉。

  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应当依法应诉。首先,应在收到起诉状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答辩状及副本。如需要提出反诉的,可在答辩状中写明。其次,应做好出庭参加诉讼的各种准备,并依照人民法院的传唤,按时参加庭审。最关键的是按期提交证据.

  2、做好诉前工作准备。

  对于工程价款金额、工程质量、工期可能涉及索赔的方面做好诉前工作,在诉讼中多和法官沟通,如果有调解的空间,也可以努力达成调解。

  在工程欠款案件中有很多时候,往往都是因为无法达成结算,这种情况下,对于确定工程价款金额是诉争的焦点,很多时候都往往需要借助第三方专业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造价评估,在评估程序中与评估机构的沟通及评估预审意见出来后进行复核是诉讼中最核心的工作,需要诉讼各方认真对待,及时反馈。

  

  二、怎么向法院起诉追讨工程款

  1、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2、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借条、欠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

  3、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证据经法院承办人核对后,由承办人在证据清单上签字盖章,一份交当事人,一份备案。

  4、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5、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如确有困难,可在预交期内向本院提出减、缓、免交的书面申请,逾期不交或者书面申请缓、减、免交未获批准而仍不预交的,本院将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

  6、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并于结案后到财务室结算诉讼费用,多退少补。

  三、关于拖欠工程款处理的法律法规

  《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按照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的以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若干题目的解释》第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对建设工程的计价标准或者计价方法有约定的,按照约定结算工程价款。

  因设计变更导致建设工程的工程量或者质量标准发生变化,当事人对该部分工程价款不能协商一致的,可以参照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计价方法或者计价标准结算工程价款。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有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价款结算参照本解释第三条规定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若干题目的解释》第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欠付工程价款利息计付标准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的,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若干题目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当事人约定,发包人收到竣工结算文件后,在约定期限内不予答复,视为认可竣工结算文件的,按照约定处理。承包人请求按照竣工结算文件结算工程价款的,应予支持。”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关于欠工程款被起诉应该怎么样办的相关法律知识,从上述介绍的内容可知如果因为拖欠工程款被提起诉讼的,应该积极应诉,并做好相关的诉前准备,准备好相关的诉讼所需材料,切勿采用逃避的应对措施,以免被采取强制措施。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