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法 > 土地管理法 > 土地租赁 > 土地租赁合同 > 长期租地协议怎么写

长期租地协议怎么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6-23 17:27:46 人浏览

导读:

租地一般是指租借耕种的一块土地,因为有的投资商或个人将土地租下来,在长时间租地的情况下,需要拟写一份长期租地协议,那么长期租地协议该怎么写呢?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租地一般是指租借耕种的一块土地,因为有的投资商或个人将土地租下来,在长时间租地的情况下,需要拟写一份长期租地协议,那么长期租地协议该怎么写呢?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长期租地协议怎么写

  出租方(以下简称甲方):

  承租方(以下简称乙方):

  为了明确甲、乙双方在土地租赁过程中的权利、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规定,经双方平等协商,签订本合同。

  (一)租赁情况

  甲方将位于某地土地的使用权出租给乙方使用。该块土地的具体位臵(即四至)为:东至;南至;西至;北至;大小为,长约米,宽约米。

  (二)租期

  租赁期限为X年,自X年X月X日至X年X月X日止,年租金为X元整。

  (三)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承诺对本合同第一条所指土地有合法的使用权并有权出租给乙方使用,在乙方不违约的情况下,甲方不得以任何理由破坏乙方正常经营。如有违反,甲方应将所收的全部租金退还,并赔偿乙方因对该块土地的投资而产生的损失。

  2、甲方应保证在承租期内使用权明晰,应积极支持和维护乙方的合法权益,如有侵占或损害行为,造成的损失由当事人承担民事赔偿等法律责任。

  (四)乙方权利与义务

  1、在租赁期内,乙方有权自主经营,乙方从事合法经营不受甲方限制和干扰。

  2、乙方有权在租赁土地进行投资建房,并有权使用周边的用电、取水及道路。

  3、租赁期限界满后,乙方有优先的承租权,且租金优惠同等位臵地块。

  (五)甲方不得向乙方收取约定租金以外的费用。

  (六)在租赁期限内,因不可抗拒的原因或者因城市规划建设,致使双方解除合同,由此给乙方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补偿外(国家对该地内的植物、设施补偿由乙方享受),甲方还应退还未到期部分的租金。

  (七)争议解决方式

  如双方发生争议,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土地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如双方发生争议,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八)双方协商一致可另行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九)未尽事宜:

  (十)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名盖章)乙方(签名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

  二、租地是否需要缴纳土地使用税

  一般而言,以土地使用权证上的单位和个人为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如果土地权属未定,则以实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为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所以如果土地使用权的所有者(出租人)已交纳了土地使用税,那承租者就不用再交了。如果出租人没交,那税务机关就有权向实际使用人(承租人)征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第二条规定: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为城镇土地使用税(以下简称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缴纳土地使用税。因此在征税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是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

  三、长期租地可以建房吗

  (一)长期租赁的为农村土地

  若是农村土地的话,这个情况无法建房,因为《土地管理法》有相关规定表明,因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不得用于出让、转让、出租等任何形式的非农业建设,但是没有处分权,无法通过买卖、转让所有权性质。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任何个人或组织都无法拥有土地所有权。

  就算是合法租来的地,如果没有按照当地政府的相关规定依法办理土地规划证和建设许可证的话,属于违法建筑,政府可以依法以拆除。如果符合土地依法取得用地的企业,当破产、兼并等情况导致土地使用权依法出现转移的除外。

  (二)若租赁的是城市土地

  这种情况可以建房。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可以通过国有土地使用权做出让及转让形式,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只要依法支付转让金,然后再上相关部门拿到建设批文,当各项要求都满足且资料办理齐全的情况下,就可以办理房屋产权证了。这个情况一般到了年限,政府也会给拆迁费的。当租凭期限在70年以上的,可以建民用住房;50年以上的可以申请建筑商业用地。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长期租地协议怎么写的相关知识,以上为长期租地协议的简易模板,仅供参考,具体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