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对孕妇的规定有哪些
劳动法法律快车2021-02-2311:46:00124人阅读0赞
在职场中,对于很多怀孕的女性来说,都希望够有一个宽裕的假期能把自己的宝宝安全出生。那么,劳动法对孕妇的规定有哪些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推荐优质问答
-
问
孕妇试用期劳动法
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详情]
等6位律师回复 -
问
想问劳动法裁员补偿,公司股权转让要裁员,孕妇应该怎么赔偿?
关于股权,婚前取得则为个人财产,婚后取得则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一般各占一半。如果是股份公司的股权,可以直接分割该股权份额,但是如果是有限责任公司或者合伙企业股权,需要经其...[详情]
等6位律师回复 -
问
劳动法对孕妇的经济补偿
您好,公司现在是要裁员吗?如果您在孕期,公司是不能解除和您的劳动合同的。如果违法解除需要支付经济赔偿金,请问您工作多久了呢?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详情]
等0位律师回复 -
问
公司不按劳动法支付孕妇休产假薪资,该怎么办
尊敬的求助者,您好,根据你向我咨询的问题,你公司的行为显然存在违法的情形,对你的劳动权益造成了一定的侵害,劳动权益受到侵害可以到当地街镇所设劳动监察中队或者区人力资源和社...[详情]
等5位律师回复 -
问
劳动法辞退孕妇补偿标准是什么?
你好,关于辞退孕妇补偿标准的问题,若怀孕女职工存在过错,那么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若怀孕女职工不存在过错,用人单位属于违法解除,应当支付...[详情]
等0位律师回复 -
问
孕妇怀孕三个月,现在公司要求星期六加班,无工资,无调休……这符合劳动法么。我不想加班
产生劳动纠纷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第...[详情]
等5位律师回复 -
问
按劳动法,孕妇辞工马上走要扣工资吗?
不对按照合同约定的工资支付。不给就投诉他r劳动合同法r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详情]
等2位律师回复 -
问
请问如果集团倒闭了,劳动法是怎么规定对孕妇进行赔偿的,社保停保这些情况要如何处理?
你好孕期是需要工资的补偿的,如果集团要破产了建议你申报职工债权的,劳动者是我们保护的一大重点,当然如果您需要提高您的效率节省宝贵的时间,我建议您聘请相关专业律师,具体情况...[详情]
等4位律师回复 -
问
请问一下劳动法对孕妇上班时间有规定吗,怀孕七八个月的员工可以每天晚一个小时上班吗?
您好,劳动法只规定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无规定其他事项。建议协商处理,遇到其他纠纷的,您可以点击我的个人页面,有我个人联系方式,具体情况...[详情]
等6位律师回复 -
问
现在公司以协商解除,劳动法第38条来赔偿我们《孕妇》
公司已经侵害了你的合法权益,你把相关证据材料准备好联系我们约个时间面谈,如果未及时让律师帮你处理也话,会造成证据链的缺失,以后对维权有很大的影响。...[详情]
等0位律师回复
相关知识推荐 更多>>
-
劳动法辞退员工补偿标准是什么
在我们学业完成之后,开始踏上工作的岗位,这时候我们需要了解有关劳动法的知识。明确被辞退可以获得哪些赔偿?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公司的侵害。接下来和法律快车小编一起学习一下劳动法辞退员工补偿标准是什么? 详细>>
辞退
阅读量:712 -
最新劳动法临时工辞职规定
我国的法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对于社会出现的新的问题,或者旧问题有新的解决办法,法律都会酌情进行修改。劳动者最关心的还是劳动法。那么大家知道最新劳动法临时工辞职规定吗?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最新劳动法临时工辞职规定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详细>>
劳动纠纷/劳动争议
阅读量:5430 -
劳动法关于加班规定有哪些
加班使劳动者动者在休息时间付出了更多的劳动力,所以有加班费是理所当然的,国家法律也有严格规定。那么,劳动法关于加班规定有哪些?周末加班工资如何计算?值班和加班有什么区别?针对这几个问题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详细>>
加班费
阅读量:32465 -
劳动法规定的试用期一般有多长
劳动法规定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试用期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的时效是具有关联性的。现在很多单位会在聘用劳动者之后设立试用期来考验劳动者的工作能力。更多劳动法规定的试用期一般有多长的相关知识,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来解答这个疑惑。 详细>>
其他劳动保障
阅读量: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