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式两份协议,无效协议

更新时间:2023-06-07 17:14:31人浏览
问题描述:
你好,一式两份协议,但合同排版不同,无效协议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5541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只有两方签字的三方协议无效。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三方协议只有两方当事人签字的,合同尚未成立,也不具有法律效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2023-06-07 17:14:31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5655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1、无效。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两份合同的内容不一致的,合同并不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这类合同一般是无效的,如果产生纠纷的,可以通过诉讼解决。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八条 【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八条
【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3-06-07 17:13:44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2642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法律分析:无效。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两份合同的内容不一致的,合同并不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这类合同一般是无效的,如果产生纠纷的,可以通过诉讼解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3-06-07 17:13:24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对无效合同的确认应采取哪些措施?
对无效合同的确认应采取哪些措施?
法律赋予无效合同确认权的部门在确认、处理无效合同时可采取下列措施:(1)询问合同当事人及有关人员;(2)查阅、复制有关的合同、发票、账册、单据、笔录、文件、函电
无效合同
人浏览
协议只有一方持有,但是依法签订,双方当事人约定好的,没有法定无效事由,协议就是有效的。协议相当于是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确认合同无效的方法
确认合同无效的方法
合同确认无效的方法是:1、合同是由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2、合同是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的;3、合同是因违
合同法
人浏览
无效合同也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
无效合同也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
司法实践中,或基于朴素的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传统观念,或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诉讼时效制度并未得到严格适用。对于无效合同,由于无效合同本身具有民事违法因素,不
无效合同
人浏览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无效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无效劳动合同
26、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法定解除和约定解
劳动合同知识
人浏览
这个协议是否有效还要看与你签约方是否允许你再行转让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法律分析:无效。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两份合同的内容不一致的,合同并不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这类合同一般是无效的,如果产生纠纷的,可以通过诉讼解决。法律依据: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