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于2008年放火罪被判十年,2016年出狱,2022年再一次放火,会判几年
更新时间:2023-03-21 16:07:50人浏览
问题描述:
本人于2008年放火罪被判十年,2016年出狱,2022年再一次放火,会判几年
11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赵磊律师
盟
服务地区-辽宁沈阳·电话-135-0402-9461
您好,之前的属于前科,不属于累犯情节,但是放火罪本身就是重罪,法定刑就要在三年以上起刑,现在案件怎么样了?刑事案件影响量刑的因素非常多,具体刑期需要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情节,是否具有从轻或者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您对案件的表述较为模糊,如需获得专业的针对性帮助,可以详细描述案情。
2023-03-21 16:07:50

张俊杰律师
盟
服务地区-辽宁沈阳·电话-159-9825-2872
如果超过五年了,一般不按照累犯处理,具体量刑需要看犯罪情节轻重,认罪态度以及造成的后果如何呢,有人员伤亡吗?财产损失情况怎么样呢?现在案件到哪个阶段了?案件移交检察院没有 可微帮你研究下详细了解案件以及进展情况并及时找到有利,从轻的证据积极辩护争取从轻量刑吧
2023-03-20 12:11:26

沈阳盈科律师
盟
服务地区-辽宁沈阳·电话-136-1088-6660
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2023-03-20 14:52:21

马兵律师
盟
服务地区-天津天津·电话-139-2002-3672
您好,律师给出全面的意见必须建立在全方位了解案情的基础上,您可以详细描述一下或电联,我会为您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意见!
2023-03-19 20:00:04

服务地区-辽宁沈阳
法院对放火罪一般情况下会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是放火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法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法律依据:法院对放火罪一般情况下会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是放火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法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
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3-03-19 18:31:18

服务地区-辽宁沈阳
法院对放火罪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是放火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法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
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3-03-19 18:31:16

服务地区-辽宁沈阳
一、放火罪判几年
1、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损害极端严重的,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失火罪与放火罪有哪些区别
失火罪与放火罪的界限失火罪与放火罪在客观上都表现为,与火灾有关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都侵害了社会公共安全。但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1、在客观方面,失火罪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放火罪并不以发生上述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只要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即能成立;
2、放火罪有既遂、未遂之分。失火罪是过失犯罪,以发生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
3、主体要件处罚年龄不同,放火罪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即可构成;失火罪年满16周岁的人才负刑事责任;
4、主观罪过形式不同:放火罪由故意构成,失火罪则出于过失。这是两种犯罪性质的根本区别所在。
2023-03-19 18:31:50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对未成年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对未成年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标准为18周岁。如果审判的时被告人不满18周岁的,依照我国刑事法律的规定,法院应予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
刑法
人浏览
建议报警处理,这涉及刑事案件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国家安全机关举报间谍行为或线索时拨打哪个电话
国家安全机关举报间谍行为或线索时可以直接拨打12339。依据《反间谍法》的香港馆规定,行为人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构成间谍罪。国家安全机关在反间谍工作中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动员、组织人民防范、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
刑法
人浏览
车辆解押在当地车管所办理。车辆解押需要的手续如下:1、车主在贷款机构办理还清手续后得到相关证明材料,到当地市级车辆管理所的业务窗口申请办理解除抵押手续;2、车主从业务窗口领取机动车抵押、注销抵押登记申请表进行表格相关内容的填写;3、领取排队号码后等待办理手续;4、将贷款还清证明、机动车抵押登记、质押备案申请表、机动车登记证书、车主个人有效身份证件、贷款机构的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相关资料提交给工作人员办理;5、领取机动车登记业务受理凭证;6、凭借机动车登记业务受理凭证拿回机动车登记证书。领取机动车登记证书,必须本人持身份证领取,其他可能用到的手续还有:机动车行驶证、银行还款明细等。到登记证书后,下一步需要到当地市级的车管所办理解除车辆抵押手续。到车管所办理大厅后,到相应的服务窗口即可办理。法律依据:《机动车登记规定》第二十二条机动车所有人将机动车作为抵押物抵押的,应当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抵押登记;抵押权消灭的,应当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解除抵押登记。第二十四条申请解除抵押登记的(一)机动车所有人和抵押权人的身份证明;(二)机动车登记证书。人民法院调解、裁定、判决解除抵押的,机动车所有人或者抵押权人应当填写申请表,提交机动车登记证书、人民法院出具的已经生效的《调解书》、《裁定书》或者《判决书》,以及相应的《协助执行通知书》。车辆管理所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一日内,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在机动车登记证书上签注解除抵押登记的内容和日期。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网络诈骗报警有作用吗
网络诈骗报警有作用。行为人通过网络实施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其诈骗数额达到较大标准的,即构成诈骗罪,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会予以立案追诉;经查证属实犯罪的,除了会对犯罪分子处以相应刑罚外,对于被害人的合法财产也会予以及时返还;未达到数额较大标准的,也会被处以相应的行政处罚。
刑法
人浏览
一、银行卡被洗钱不知情会判几年1、银行卡被洗钱不知情会判几年,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犯了洗钱罪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网络诈骗受理的金额
网络诈骗受理的金额为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根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存在诈骗财物的行为,无论是私人财物还是公有财物,只要金额较大即会入刑立案;诈骗三千到一万元即符合数额较大标准,应予立案追诉。
刑法
人浏览
您好,您能说详细点吗?为什么要写证明书?要证明什么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电信诈骗怎么举报
电信诈骗的举报方式包括:1、每个省的公安厅主页都有网络监察部门的报案页面,可以去提交相关内容进行报案;2、也可以拨打110报案;3、还可以去当地公安局的网络监察支队或刑警队当面进行报案。因为现在网络诈骗案件一般是刑警队主办,网监部门协助。
刑法
人浏览
非法拘禁罪的认定标准是: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自由权;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身体自由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故意。《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对犯罪嫌疑人批捕后,当事人是不能撤诉的。刑事公诉案件立案后就不能撤案了,但如果是发现不存在犯罪事实、发现犯罪事实并非被告人所为、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才能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在编教师属于国家干部,只要没有严重违法乱纪,触犯刑法犯罪的问题不会被辞退。.如果有严重违法乱纪,长时间旷职,触犯刑法犯罪的,县市教育委通过会议形成文件将其辞退。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