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法律快车 > 宿迁律师 > 张永旭律师 > 律师文集 > 文集详情
律师信息

从地摊经济说开去

作者:张永旭律师 发布时间:2020-06-15 浏览量:0

自从李总理举例西部一城市放开小商小贩后,各地,尤其是各城市,纷纷地开放场地,给摆地摊了。一时间,地摊经济成了热门话题。甚至于人民日报和北京日报对城市地摊放开与否展开了论战。其实,多年以来,网上就传有李总理对城市里杜绝流动摊贩、地摊等有意见表示。现在,在两会期间李总理又郑重提出这个问题。说明这个问题,确实是个问题。笔者是从农村里考上大学的,后来在苏南苏北的几个城市里生活工作, 可以说对农民及农村生活,城市及市民生活有所了解和感受。结合这个话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可以说是浅见,一家之言。

一、给地摊经济唱一下赞歌也未尝不可。

不可否认,不论是发达地区还是不发达地区的城市,都有地摊经济的需求。城市人们的需求多样性,不仅仅是高楼大厦就能满足的。市民生活上所需,各大商场及农贸市场,并不能完全满足。对来自城市郊区、农村的鲜活农产品,以及一些小商品,显然有一定的需求,还有市民家中多余的物品,国外都有跳蚤市场、周末市场等让市民来交易、调剂。这些产品,又不大可能摆得上城市大商场里。只能通过流动摊、地摊、马路市场等形式,让市民达成交易。

建设城市是干什么的?无非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市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有需求就有市场。城市市民有此需求,而农村、城郊结合部及市民家中,有需要交易的商品。中间就缺少一个交易的场所。改革开放前期,城市里自然而然有了流动商贩、地摊、马路摊点,或者,在街角、路边等不妨碍行走的地方,都会有人来售卖。有买有卖,生意就这样形成了。人们各取所需,互相得益。

只不过到现在,自从有了城管,形势就不一样了。不可否认,城市经过管理,是整齐划一,看起来干净整洁了。但是,人们总会感觉得少了些烟火味,不接地气。生活中,也多多少少有些觉得不方便。想买点零碎的东西,不知道到哪儿去买;听不到小商小贩的叫卖声,耳边听到的是城市的噪杂声,并不爱听的。

 当然,地摊经济,不是城市生活的主流,它只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缕细流、或者说浪花。没了它,大概也不会给人们生活带来多大的不便。但只会让人们觉得生活少了一点味儿,变了一点味儿,有点不是人们想要的味儿。有了它,则可以给城市添了烟火味儿,给城市的人们的生活增加了些色彩、些许内容。

总的感觉,我给地摊经济唱一下赞歌。自然为文,经济、生活同样如此。

二、地摊经济与城市管理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且是可以和谐发展的。

人民日报和北京日报关于地摊经济,有不同的看法。一方如我上述观点,对地摊经济唱赞歌;另一方,则表明鲜明态度,即大城市不需要地摊经济,显然是不能放开地摊经济。赞同的我就不再展开,上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不赞同的,无非是大城市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国际上国内的大的形象,如放开地摊经济,面子上不好看(原谅我用大白话)。具体可能还涉及到地摊经济不好管理,会出现脏乱差等。

争论当中,我注意到一句话,即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和能力。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的城市管理,也在不断地提升水平和能力。但是,城管的简单粗暴,人们对此屡有诟病,常有例子出现。当初,为了表面上的好看,城管往死里整治流动摊贩,抗争、对立,流血伤残乃至死亡事例层出不穷。现在,建设法治中国、法治政府,进入深水期,这给我们城市建设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粗放式的管理,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

所以,在城市里允许地摊经济存在,相应地是城市管理要具备精细化水平和能力。我们不能以我们城市管理会出现新的任务、新的困难,就不允许地摊经济的存在;我们更应该以此为契机,加强研究,着力提高我们城市管理的水平和能力来应对。这才是正道。

大城市一样需要地摊经济。如:城郊结合部,显然是大城市的一部分。这部分就象一般城市一样,对地摊经济有天然的需求。还有大城市中心地带中,除了那些较为有影响的建筑集群外,较大型商业中心、政治中心之外的地方,普通城市居民小区的周边,仍然对地摊经济有着天然的需求。比如成都,就划定了相应的地方,还可以规定相应的时间段,对摊贩们进行必要的管理,如噪音、卫生、环境等细分一下,加以管理约束。这些就需要城市管理者研究地摊经济供需双方实际需要,交易规律等,相应地进行管理维护。

这样一来,地摊经济融入城市,城市管理者顺势而为。人尽其需,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城市的人们,生活中增加了一抹自然的颜色。社会自然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展望未来的某一天,城乡差别消失了,农民都变成城里人了,贫富差别也没了,地摊经济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自然而然就会不见了。


张永旭律师

张永旭律师

服务地区: 江苏

服务时间:08:00-23:00

律所机构: 江苏相诚律师事务所

187-5107-2737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