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律师的梦想

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行业之间差别很大,虽然付出相同时间相同的努力,但由于行业不同,收益悬殊。

比如,菜市场的小贩,即使生意再好,一天可能就是数百元的收益;公务员,每天忙忙碌碌或是悠闲自得,每月领取的都是基本固定的工资;而房地产行业,虽然仅仅花费数万元,一旦引进投资,可能竟有百万元的回报。

所以,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你所处行业决定你的收益。

表哥卖地板砖,常见成交单是万元左右,收益在30%-40%,粗算下一单是近三四千元的收益,对于菜市场的小商贩来说,可能需要付出一个月的努力才能赶上表哥一单的收益。再比如,如果表哥接一份大单,拿下一栋楼地板生意,那收益将是数十万或数百万,甚至更多。

而我作为律师,在刑事案件中,当事人委托单次会见,收益是千元;在民事案件中,接受当事人的委托,收益为数千元。而我现在已不满足于此,我认为,仅仅办理案件、代理费以数千元计,这种工作已经满足不了我了。我羡慕、憧憬这种律师:比如朱淑英老师,全国有名,一年仅数件建筑工程案件,代理费均参照较高的律师收费标准收取,代理费不会没有底线的折扣,很有律师尊严。还有一种律师,如陆永歌老师,专门做刑事案件,一年把案件量控制在8-10个,而每个案件收费在20万左右。听说周口也有类似的律师,一个案件律师代理费收取60万。以上类型的律师,在目前的我看来,都是传说,或是遥不可及,但我有寸心,想朝着这个目标发展,做某一领域中专业的大律师!

也许是痴人说梦、也许梦想遥不可及,但我心中有个梦想,我要不断反思自己与梦想之间存在的差距,我会努力一步步提高能力、缩小差距,逼近梦想。

今年我28岁,我会用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时间去实现梦想,当我将近40岁的时候,我不想作还只为千元的案件奔波的律师,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只有提高知名度,才可能会有更高的收益。

我深深的知道,我要实现梦想,首先要得到当下当事人的认可;其次,要得到同行的认可;或有可能,获得法官的认可。

我也深深的知道,获得认可需要付出艰辛,当事人的疑问要及时解答,当事人的电话要及时回复,需要“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精神,而我愿为此付出辛劳。

我要怎么做呢?

重要的是产品。

我作为律师,我能为当事人提供什么服务?拿什么产品给客户,而我的产品价值几何,当事人是否愿意买单?

如,法律援助,不收取费用,获取政府补贴;

接受民事委托,小案件收费在三至五千;

接受刑事委托,目前收费为五六千,以后调整为八千。

而这些收费均以千为单位,而想想滳慧滳学的收费模式,滳慧滳学向律所服务,收费标准现在已是八万、十万,创始人是高度强,他是位法商人,他在销售自己的产品,他很懂客户心理,服务价格也不断在涨,目前,他的事业如火如荼。但我个人对其人品或其服务质量抱有怀疑,尚不敢恭维。但对其作为商人,我尤为敬佩,他是在吆喝、宣传自己的产品,虽然有时觉得销售方式有让君子不齿之嫌,但在他眼里,不管你怎样看,自己的产品,自己不吆喝谁吆喝,他也相信,自己的产品存在价值,认可产品价值的人,就是有缘人或“理念相同人,而这些人会为自己的产品付费,自己也会成功。我也曾听过他讲课,他讲课,讲很多概念,而这些概念往往又是很吸引客户,是让客户觉得有价值的概念,这是他的独到之处,他知道客户需求、知道客户所思所想、也知道客户软肋,所以,他推销往往成功,每次宣讲,都有几十万或百万的收获。

而我呢,要想获得更大的成功,也需要推出自己的产品,只有卖产品才可能有“睡后收入”,才能有更大的推广,不是单笔单笔的成交,而是与更多的客户成交。

产品,需要付出心血,然后可能会一劳永逸。有了产品,我可以在平台上推广,也可以装订成册,线下向企业推广。

我想以劳动合同法为切入点,然后接触企业股权、企业税赋等方面,慢慢做大、做强。

此外,刑事案件的辩护能力,我也需不断加强。

目前,我想到的是这两方面,愿不断为此积累,付出努力,然后有所成效。

                                                              2018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