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律师

王健

律师
服务地区:全国

擅长: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劳动纠纷,刑事案件

开发商“一房二卖”后继续施工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来源:王健律师
发布时间:2020-12-17
人浏览

案情:

  某房地产开发商朱某将其开发的某楼盘分别卖给王某、李某等人。后因资金链断裂,朱某又将该楼盘卖给徐某、焦某等人,获得资金500万元用于继续组织施工,后徐某、焦某等人到房管部门登记备案。当王某、李某等人得知房屋被再次出售后,要求朱某返还房屋或退还购房款。朱某表示愿意将后期建好的住房交付。由于朱某资金紧张施工断断续续,无法及时交付房屋且无资金返还,王某等人向公安机关报案。对于朱某行为是属于民事欺诈还是构成合同诈骗罪产生分歧,争议焦点为其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笔者认为,要准确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需从主客观两方面予以考虑:

图片


关于客观欺诈行为的认定。


  我国刑法第224条规定,合同诈骗罪的诈骗行为表现为五种形式,包括无实际履行能力诱骗对方当事人签订履行合同的、收受对方当事人财物后逃匿等。有人认为朱某不具有逃匿、挥霍等行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但忽略了第五种形式,即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包括以经济合同为手段、以骗取合同约定的由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以及其他担保财物为目的的一切手段。本案中,朱某先后与王某、徐某等人签订房屋买卖合同,虽然徐某等人在房管部门作了登记备案,但备案没有直接决定物权归属的法律效力。因此,在当时房屋归属权尚未确定的情况下,不管民事方面房屋归属如何判定,总有一方买房人的利益受损,朱某在当时无论如何都没有同时履行两份买卖房屋合同的能力。因此应当将其两次行为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尽管朱某后期继续组织施工,但不影响无法同时履行两份合同的事实,故应当适用合同诈骗罪的第五种表现形式。


关于主观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推定行为人存在非法占有目的有七种情形: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有人认为,朱某之所以采用欺骗手段二次卖房是为了获取资金继续施工,属于临时占用。对此,笔者认为,其资金链断裂后非法获取资金继续施工后,资金依然紧张,资金链很可能再次断裂,而其依然选择拒不返还购房款,反而将此投资高风险转嫁给购房者,明知最终无力返还房款且无房交付的可能性很大依旧为之,符合第七种情形,其主观上的侥幸心理可以推定为存在非法占有目的。

  综上,朱某一房二卖后尽管积极组织施工,可能存在履行合同意愿,但也只是一种“赌注冒险”,不影响其主观存在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应当构成合同诈骗罪。

来源:检察日报

本文为转载,如不同意转载请联系删除。

以上内容由王健律师提供,若您案情紧急,法律快车建议您致电王健律师咨询。
王健律师
王健律师主办律师
帮助过 18728人好评:121
  • 经验丰富
  • 态度好
  • 解答快
重庆市渝北区食品大道18号广告产业园3栋2层
律师信息LAWYER INFORMATION
  • 律师姓名:王健
  • 执业律所:上海融孚(重庆)律师事务所
  • 职  务:主办律师
  • 执业证号:15001*********433
联系本人CONTACT ME
  • 服务地区:全国
  • 地  址:
    重庆市渝北区食品大道18号广告产业园3栋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