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持刀抢劫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
随着国家的日益强大,经济的快速发展,治安条件的逐渐完善,人们的幸福感可谓是越来越强。但是,在现如今的社会中,仍有不法分子威胁着人们的安全,比如持刀抢劫犯罪分子。那么持刀抢劫量刑标准是什么?法律拟制的抢劫罪是什么?下面整理的一些相关资料,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持刀抢劫量刑标准是什么
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由此可见,持刀抢劫的行为,在持刀这个行为动作上,刑法本身是没有规定为一个具体的罪名,那么按照刑法特点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情况下,如果是单纯的带刀抢劫行为,那就是属于一般的抢劫罪,并无持刀抢劫罪。但是在持刀抢劫的过程中,致人重伤、死亡的,将触犯抢劫罪的加重情形规定。
二、法律拟制的抢劫罪是什么
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本条的规定是将持刀抢夺的行为,法律拟制为抢劫罪。
根据《抢劫解释》第六条规定,“携带凶器抢夺”,是指行为人随身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进行抢夺或者为了实施犯罪而携带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行为。
1、行为人随身携带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抢夺,但有证据证明该器械确实不是为了实施犯罪准备的,不以抢劫罪定罪;行为人将随身携带凶器有意加以显示、能为被害人察觉到的,直接适用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所以持刀抢夺不一定要求已经造成伤害,只要构成利用凶器,产生威胁、恐吓的效果,达成使被害人放弃财物的违法目的就足够了。
2、行为人携带凶器抢夺后,在逃跑过程中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适用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定罪处罚。这个时候就是属于转化型抢劫的问题。
综上所述,持刀抢劫罪量刑标准有很多,法律拟制的抢劫罪是持刀抢夺的行为,希望上述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有此类问题,可以登录法律快车官网免费咨询律师,帮助了解相关知识。
-
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在长期以来都是学者和专家相互争论的话题,许多人也分不清楚其中的脉路。那么抢劫罪既遂是怎样认定的?转化型抢劫罪既遂和未遂的标准是什么?下面整理的一些相关资料,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抢劫罪既遂是怎样认定的
1、抢劫罪侵犯的主要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因而界限应当是以行为人是否占有公私财物为标准。
2、抢劫罪不仅侵犯财产权利同时还侵犯人身权利,而且人身权利应当被认定为主要权利,因此即使未抢到财物但是给当事人的人身造成危害的也应当认定为犯罪既遂。
3、财物的到手和致人重伤或死亡与否是区分本罪既遂和未遂的标准,如果没有抢到财物但是致人轻伤的应当被认定为抢劫未遂。
4、犯罪的既遂,只是针对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是否齐备来区分。结果加重犯或者情节加重犯,只要具备法定的加重结果或情节,就是齐备了所有的构成要件,成立既遂。笔者认为应当区分普通抢劫罪、转化型抢劫罪、加重抢劫罪三种不同情况。
二、转化型抢劫罪既遂和未遂的标准
转化型抢劫罪既遂与未遂标准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转化型抢劫罪是按刑法第263条所规定的一般抢劫罪处罚,其既遂与未遂的标准也应该与一般抢劫罪相同。
另一种观点认为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行为,转化型抢劫犯罪就是既遂,即转化型抢劫罪没有未遂。
如果对这种情况认定为既遂,出现的后果是:在普通抢劫的场合,采用暴力手段而未得到财物,一般只能是抢劫罪的未遂。事后抢劫的危害性和危险性不至于超过普通抢劫罪,把普通抢劫当未遂处罚的情形,在转化型抢劫罪中按既遂处理,显然有失公允。
以上就是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抢劫罪既遂是怎样认定的?转化型抢劫罪既遂和未遂的标准是什么?的相关资料。希望上述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有此类问题,可以登录法律快车官网免费咨询律师,帮助了解相关知识。
-
人人知道抢劫罪的危害,但是对抢劫罪既遂和未遂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却很模糊。那么抢劫罪未遂是如何界定的?转化型抢劫罪既遂和未遂的标准是什么?下面整理的一些相关资料,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抢劫罪未遂是如何界定的
1、抢劫罪侵犯的主要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因而界限应当是以行为人是否占有公私财物为标准。
2、抢劫罪不仅侵犯财产权利同时还侵犯人身权利,而且人身权利应当被认定为主要权利,因此即使未抢到财物但是给当事人的人身造成危害的也应当认定为犯罪既遂。
3、财物的到手和致人重伤或死亡与否是区分本罪既遂和未遂的标准,如果没有抢到财物但是致人轻伤的应当被认定为抢劫未遂。
4、犯罪的既遂,只是针对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是否齐备来区分。结果加重犯或者情节加重犯,只要具备法定的加重结果或情节,就是齐备了所有的构成要件,成立既遂。应当区分普通抢劫罪、转化型抢劫罪、加重抢劫罪三种不同情况。
二、转化型抢劫罪既遂和未遂的标准
转化型抢劫罪既遂与未遂标准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转化型抢劫罪是按刑法第263条所规定的一般抢劫罪处罚,其既遂与未遂的标准也应该与一般抢劫罪相同。
另一种观点认为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行为,转化型抢劫犯罪就是既遂,即转化型抢劫罪没有未遂。
如果对这种情况认定为既遂,出现的后果是:在普通抢劫的场合,采用暴力手段而未得到财物,一般只能是抢劫罪的未遂。事后抢劫的危害性和危险性不至于超过普通抢劫罪,把普通抢劫当未遂处罚的情形,在转化型抢劫罪中按既遂处理,显然有失公允。
以上就是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抢劫罪既遂与未遂是如何界定的?转化型抢劫罪既遂和未遂的标准是什么?的相关资料。希望上述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有此类问题,可以登录法律快车官网免费咨询律师,帮助了解相关知识。
-
抢夺罪,抢劫罪都是可能构成犯罪的。两者看似相同,实则里面大有文章。对于量刑标准也是有区别的。那么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在哪里?抢劫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下面整理的一些相关资料,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抢夺罪和抢劫罪的区别
(一)抢夺罪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1、抢夺罪的主体是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抢夺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还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3、抢夺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不及抗拒而取得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
4、抢夺罪所侵犯的客体公私财产所有权。
(二)抢劫罪的概念和特征
1、主体是已满14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主观方面除具有抢劫的故意外,还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3、客观方面表现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
4、犯罪客体首先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其次是他人的人身权利。
(三)抢夺罪与抢劫罪在构成要件上的区别
1、从犯罪主体上看,抢夺罪的主体是已满16周岁的一般主体,而抢劫罪的主体是已满14周岁的一般主体。
2、从犯罪主观方面看:抢夺罪与抢劫罪虽都是故意犯罪,都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但其故意内容是不同的,抢夺罪的故意内容是:明知被害人能当场发现财物被抢,但自认为能凭借自身的某些优势条件(如跑得快或有同伙接应等),以及客观上的有利条件能够逃脱而决意实施抢夺行为;而抢劫罪的故意内容为:自认为凭借暴力、胁迫手段或以其他方法能够造成被害人不敢反抗或丧失抗拒能力而获取财物,因而决意为之。而且抢劫罪不但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故意,并且具有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故意。
3、从犯罪客观方面上看,抢夺罪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但行为人公然夺取财物时并不使用暴力、胁迫等侵犯被害人人身的手段行为,而是针对被抢夺财物使用强力,使其脱离被害人的控制而占为己有。而抢劫罪则表现为针对被害人的人身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4、从犯罪所侵犯的客体上看,抢夺罪侵犯的是单一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而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不仅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还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
二、抢劫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根据《刑法》第263条的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应当立案。
抢劫罪是行为犯,刑法对构成抢劫罪没有规定数额、情节方面的限制,只要行为人当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实施了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无论是否抢到钱财,也不论实际抢到钱财的多少,原则上都构成抢劫罪,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
以上就是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在哪里?抢劫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的相关资料,希望上述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有此类问题,可以登录法律快车官网免费咨询律师,帮助了解相关知识。
-
抢劫罪会使用暴力或者威胁他人,而有的人甚至是带了凶器,甚至是到室内抢劫,那么这样的行为判的罪肯定要严重一些。想必很多人想要了解,持刀入室抢劫罪初犯判几年?抢劫罪减刑条件有哪些?下面为您介绍一下。
一、持刀入室抢劫罪初犯判几年
根据法律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入户抢劫属于抢劫罪中加重处罚的情形,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加重处罚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抢劫巨额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二、抢劫罪减刑条件有哪些
1、减刑适用的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
三、抢夺罪要如何转化为抢劫罪
(刑法第263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抢劫罪的暴力,是指对被害人的身体施以打击或强制,借以排除被害人的反抗,从而劫取他人财物的行为。这里的其他方法,是指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凡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成抢劫罪的主体。
以下两种情况下抢夺转化为抢劫:
1、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刑法269转化型抢劫)
2、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刑法267条第二款转化型抢劫)
综上所述,持刀入室抢劫罪初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若您有其它问题,可以登录法律快车的官方网站,免费咨询律师!
-
在合议庭判决之后,会根据实际情况,如果犯罪行为人符合减刑的条件的话,会酌情对其进行减刑。被判抢劫罪之后还能减刑吗?判抢劫罪减刑条件是什么?下面为大家介绍关于被判抢劫罪减刑条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抢劫罪?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二、犯抢劫罪可以减刑吗?
减刑是指指依法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具有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
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犯抢劫罪的罪犯,在服刑期间有上述情形就可以按照程序办理减刑。
但是,刑法修正案(八)根据,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人身危险性等情况,可以在作出裁判的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对被限制减刑的死缓犯罪分子实际执行的刑期的规定:最低服刑时间,如缓期执行期满后被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将不能少于二十五年;如缓期执行期满后被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将不能少于二十年。也就是说,无论如何被限制减刑的死缓犯罪分子都要服满至少二十二年的徒刑。
犯抢劫罪,法院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并决定限制减刑的,有立功或者重大立功表现的,减刑时受到执行刑期的限制。
三、抢劫罪减刑条件有哪些?
我们知道,减刑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且应当遵循严格的法定程序,否则不能减刑。那么,在哪些情况下才可以减刑呢?换言之,减刑需要哪些条件?根据我国《刑法》第78条的规定归纳如下:
1、减刑适用的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
这些条件规定得比较抽象,我国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对这些条件进行了细化:
“确有悔改表现”这一条件是指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方面的情形:即认罪服法;认罪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积极参加劳动,完成生产任务。
“立功表现”指的是具备下列情形之一:检举、揭发监狱内外犯罪活动,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线索,经查证属实的;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在生产、科研中进行技术革新,成绩突出的;在抢险救灾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积极的;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事迹的。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被判抢劫罪减刑条件是什么的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判抢劫罪减刑条件的法律知识,可以在法律快车网站上咨询专业的律师。
-
团伙作案团伙抢劫的主犯与从犯如何划分,对于主犯和从犯的处罚又是哪些,相信你们一定感兴趣,法律之后无人请,请大家遵守法律法规,好了接下来就给大家讲讲团伙抢劫的主犯与从犯如何划分。
一、主犯与从犯有哪些区别
第一,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而不构成从犯。
第二,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
第三,从参加共同犯罪的频率来看,多次参加共同犯罪者或者参加全部共同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而首次参加共同犯罪或者参加次数少于其他犯罪分子的,以及仅参加了部分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通常为从犯。
第四,从参加共同犯罪的强度来看,主犯的实行行为通常强度较大、手段残忍、技巧熟练,而从犯的实行行为强度通常较小,或者技巧不够熟练。
第五,从对犯罪结果的作用来看,主犯由于行为强度大或者技巧热练,通常对犯罪结果的作用较大,是造成犯罪结果的主要原因;而从犯由于初次作案、行为强度小,或者技巧不熟练,通常对造成犯罪结果只起很小的作用,甚至根本未起任何作用。
二、抢劫罪中主犯与从犯如何区分
(一)共同抢劫罪中的两类主犯
1.在事前共谋的共同抢劫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无论其在具体实施抢劫中具体行为作用大小均应认定为主犯。也就是说,即使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只是做一些辅助工作,亦应认定为主犯。
2.在犯罪共谋阶段虽然随声附和,但在具体实施抢劫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这类主犯的实行行为通常强度较大、手段残忍、技巧熟练。对犯罪结果的作用较大,是造成犯罪结果的主要原囚。
(二)共同抢劫罪中的两类从犯
1.在共同抢劫中起辅助作用的从犯。
2.在共同抢劫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抢劫是大罪重罪,主犯从犯更是关系复杂,难以区分。建议您及时委托法律快车律师进行辩护,最大限度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多的法律资讯,尽在法律快车。
-
2019-02-03 刑法 收听:67
-
2019-02-02 刑法 收听:166
-
2018-12-28 刑法 收听:223
-
2019-02-17 阅读: 99
-
2019-02-15 阅读: 157
-
2019-02-15 阅读: 198
- 2018年最新入室抢劫罪量刑标准 阅读:5851
- 如何规范抢劫罪的量刑 阅读:2235
- 抢劫罪量刑标准2015 阅读:5585
- 入室抢劫罪量刑是怎样的 阅读:170
- 2018年抢劫罪量刑标准 阅读:4581
- 抢劫犯一审判刑1年半二审改判10年! 阅读:1802
- 团伙抢劫罪的量刑标准 阅读:2441
- 2018年入户抢劫罪量刑标准 阅读:1042
- 2017抢劫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阅读:2086
- 抢劫罪的量刑标准数额是多少 阅读:16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