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资信调查 > 资信调查程序 > 政府着力点:信用信心信念

政府着力点:信用信心信念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9-03 00:17:55 人浏览

导读:

在全球经济趋缓、外需不振的情况下,扩大内需就成为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重中之重。扩大内需的核心是使资金动起来。怎样动起来?政府着力何处?这至关重要。1、用政府信用维持生产稳定经济衰退时刻,政府出手,向经济系统注入资金,期望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及其乘

 在全球经济趋缓、外需不振的情况下,扩大内需就成为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重中之重。扩大内需的核心是使资金“动”起来。怎样“动”起来?政府着力何处?这至关重要。

  1、用政府信用维持生产稳定

  经济衰退时刻,政府出手,向经济系统注入资金,期望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及其乘数效应,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拉动经济增长。这一手段起作用的关键在于企业生产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政府“动”起来的最终目的在于企业“动”起来。

  目前我国企业面对要素成本上升、内外部需求趋缓的情况,生产稳定需要资金链的稳定,融资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中小企业而言。在金融机构惜贷的情况下,目前仅仅依靠企业信用,难以保证企业融资顺畅进而生产稳定。危急时刻,最可靠的信用是政府信用。这是民众的心理底线。目前,企业融资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需要政府信用担保。实际上,为中小企业融资进行担保,一直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政府通行的做法,是稳定就业与收入的重要手段。

  因此,为了维持企业生产,稳定并加大投资力度,各级政府需要尽快规划并具体操作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体系建设。用政府信用维护生产稳定,充分发挥政府注资的乘数效应,这是保证经济平稳运行的根本。

  2、维持消费信心保障消费持续

  消费是需求的最终需求。启动消费的关键在于维持消费信心。在经济增长趋缓、预期收入看淡的情况下,最怕的是消费信心不振的自强化机制发挥作用。

  消费信心的根基在于预期未来收入和未来支出的状况,这与居民消费行为模式有关。目前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特征是根据生命周期的收入与支出的变化规律,跨时均衡分配资源,进行消费。在此情况下,社会保障制度对居民预期产生重要影响。如果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居民有钱也不敢花。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但离成熟阶段尚有较大的距离。这导致居民储蓄存款不断增加,而消费不够旺盛。因此,政府资金的一个重要用途应该是向社会保障体系注资,尽快扩大覆盖面与保障力度。这是维持消费信心的根本。

  就短期而言,政府应该稳定收入预期,如个人收入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减税、转移支付力度增加等,可以适时出台相应措施。同时,要转变相关消费政策,降低消费成本,如降低汽车购置税。

  3、以尊重市场的信念防止挤出效应

  目前中央政府4万亿元注资计划,很可能又要出现“跑部钱进”现象。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政府注资不能改变一个信念:尊重市场。政府可以弥补市场的不足,但不能替代市场,市场管的归市场管。

  只有在这一信念下,才能防止政府注资的挤出效应。由于中央政府注资主要依据项目进行分配,地方政府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项目规划及论证,为了“跑部钱进”,很可能将原来准备让民间投资(或外资)来完成的项目,拿出来作为政府项目争取中央政府资金,这样形成“政府项目挤出民间项目”的局面。又由于在争取中央政府资金的同时,需要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很可能导致地方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财政化”,造成民间投资可以借贷的信贷资金规模进一步萎缩,民间自有资金难以“动”起来,这样就形成“政府资金挤出民间资金”的局面。
  本来政府注资的目的在于带动(挤进)民间资金,如果政府替代市场(或在某些方面扭曲市场),政府注资就会对民间投资产生巨大的挤出效应。

  因此,我们要在尊重市场的信念之下,科学规划政府投资,严密论证项目可行性,使政府投资事半功倍,带动民间经济,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扩大内需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经济行为主体的协调与博弈,需要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的连续与顺利衔接。此时,需要政府在“信用、信心、信念”等方面综合国内外各种情况,理性决策,抓住问题的关键,有的放矢。[page]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