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权 > 债权凭证 > 债权凭证的一般适用规则

债权凭证的一般适用规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3-24 07:34:18 人浏览

导读:

核心内容:债权凭证作为一种新的债权保护方式,其适用的又是何种规则呢?下面由法律快车债权债务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核心内容:债权凭证作为一种新的债权保护方式,其适用的又是何种规则呢?下面由法律快车债权债务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债权凭证的一般适用规则

  由于执行案件具体情况不同,除应当坚持债权凭证适用的基本原则外,还应当在坚持维护社会正义、讲究执行效益和依法实施执行的前提下,根据不同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适用和如何适用。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并根据债权凭证的法律属性和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可以推导得出债权凭证具体适用的一般规则:

  (一)债权凭证的禁止适用情形规则。根据维护社会正义的基本要求和有关法律规定,执行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颁发债权凭证:一是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的案件。如适用债权凭证等于中断了权利人的生活来源,与维护社会正义和生存权高于财产权的民事法律制度基本精神不符,因而不能使债权凭证成为被执行人拒绝履行赡养、扶养、抚育义务的“合法事由”。二是被执行人是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案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作为被执行人一般具有财政固定拨发的经费收入,不可能没有履行债务能力,因而不能发给债权凭证。三是执行和解的案件。由于当事人之间的执行和解,据以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已经变更履行内容,恢复执行应当受申请执行期限的限制;同时被执行人部分履行或全部履行的,一般应当列入结案统计,因而不能适用债权凭证。四是委托执行案件和受委托执行案件。对于委托或受托执行案件,司法解释对委托法院和受托法院如何行使中止执行和终结执行等重大事项决定权具有明确规定,同时受债权凭证对不同执行法院是否均有约束力等因素制约,在法律、或者司法解释没有对债权凭证制度作出统一的明确规定前,对委托或者受托执行案件不宜适用债权凭证。

  (二)债权凭证对执行期限的适用规则。依法律规定和执行实践,债权凭证制度对执行期限的具体适用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对申请执行期限的扩张性适用。即通过修改一般以缴纳执行费用和办结立案手续为确认当事人行使强制执行申请权的全部要件已经成就的司法实践惯例并变通有关规定的具体适用,采取豁免执行费用的事先缴纳手续、仅要求当事人提出强制执行申请意思表示,即视为权利人行使强制执行请求权的基本要件已经成就并发生申请执行期间中断的法律效果。颁发债权凭证后且在被执行人具备履行能力时,申请执行人有权随时再次提出强制执行请求且不受申请期限的限制,申请执行费和执行实施过程中实际支出的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因而债权凭证是对申请执行期限以简化立案手续所进行的扩张性适用,其他情形依法不受执行期限规定的限制。二是对实施执行期限的限制性适用。即颁发债权凭证或者记载本次执行情况后,同时中止执行或终结本次执行,发生执行期间中断且执行期限不延长的法律效果,恢复执行的应当重新计算执行期限。使执行人员可以将工作精力投入到有条件的其他案件执行中去,从而节约执行成本,提高执行效率。因而债权凭证实际是以促进执行资源效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对法定执行实施期限的限制性适用。

  (三)恢复强制执行的条件限制规则。为了充分发挥债权凭证促进执行资源效益最大化功能,增强申请执行人实现其债权的责任,对申请执行人依债权凭证请求恢复强制执行并提交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证据或提供财产线索、或提交可以变更、追加被执行人的证据的,在确认被执行人已经恢复履行能力这个基本条件成就后,执行法院可以决定恢复执行。因此,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恢复执行:一是下落不明的被执行人重新出现且经调查核实具有可供执行财产,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二是申请执行人提交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证据或提供财产线索,经调查核实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三是申请执行人提交可以变更、追加被执行人的证据,经调查核实依法可以变更、追加被执行人的。恢复强制执行后,应当对债权凭证的记载事项进行修改变更;全部债务清偿完毕后,应当收回证书。

  (四)债权凭证的担保无效规则。法律设立担保制度是为了保障交易安全,维护商品流通秩序,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担保制度的核心在于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对依法处分担保物的所得价款可以主张优先受偿、或主张由担保人承担代为清偿债务的责任,以达到债权保全的目的。其中以抵押、质押或留置等形式设立担保的,要求抵押物、质押物、留置物必须是可以直接行使其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利的特定物,即权利人实际享有的担保物权是全部要件已经具备的既得权。债权凭证本身没有商品流通价值,其中包含的强制执行请求权是不能抵押或质押的。同时,债权凭证所载明的债权是债权人必须依靠公力救济而实现的期待权,当事人不能对直接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利,与担保物权具有本质区别。因而债权凭证不能用以抵押或质押,否则可能产生债权人将执行不能的风险向他人恶意转移的后果,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且与担保法的立法精神及建立债权凭证制度的改革初衷不符。因此,对以债权凭证设立抵押、质押等担保的,应当视为担保行为无效并以公示告知方式加以明令禁止。

  (五)债权凭证的有条件转让规则。符合条件的债权转让是法律所允许的。“交易先于债权,债权是权利交易和博弈的结果。”“好比债转股是一种保护债权、处理不良资产的一种方式一样,债权凭证也是一种对暂时不能实现的财产权利给予法律上变通保护的方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法院发给申请执行人的债权凭证实际上是在起一种产权安排、权利重组、权利界定的作用。”根据代位权和被执行人到期债权执行的原理,只要不是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且受让人与本案当事人存在一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就应当允许债权凭证有条件地转让,使申请执行人所享有的强制执行请求权在实现其债权的过程中得以变通行使。在执行法院主持下的债权转让还可能使长期陷入僵局的执行变得柳暗花明。否认债权凭证的依法可转让性,将使债权凭证制度丧失其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因而,对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允许申请执行人将债权凭证转让第三人:一是符合法律对债权转让的规定且不属于合同法规定禁止转让的情形。即债权转让不得违反法律规定。二是债权转让由执行法院主持且各方当事人达成书面债权转让协议。即申请执行人的强制执行请求权可以通过执行法院主持的债权转让活动得到变通行使。三是受让人与本案当事人存在权利义务关系且有利于申请执行人实现其债权。即债权转让的目的必须是促使被执行人清偿债务。如因受让人对执行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加入,可以达到债权凭证出让人与受让人债权债务关系抵消、向债权凭证的出让人代位清偿、受让人与被执行人债权债务关系合并或抵消等目的,使原债权债务关系消灭或被执行人继续履行债务成为可能。四是债权凭证的转让应当规定失效期限或失效条件。债权凭证的转让,多数是基于执行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且由受让人承担债务清偿责任的,为债权凭证可以适用于执行和解案件的例外情形。为了使债权转让不至于成为申请执行人转嫁执行风险和被执行人逃避与拖延履行的“合法事由”,应当明确规定经各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债权转让行为失效期限或者失效条件,当失效期间届满或失效条件成就、或者受让人提出抗辩、异议或请求撤销时,经审查确认可以宣告债权凭证转让行为丧失法律效力。[page]

  (六)债权凭证的继承与继受规则。根据司法解释规定,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人及其权利人的继承人、权利承受人属于依法享有强制执行请求权的权利主体,因而债权凭证的持证人为自然人死亡、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的,依法取得债权人财产权的继承人或权利继受人可以凭有关证明文件申请办理债权人变更登记手续;经审查属实后,应当为其办理债权凭证变更登记。在被执行人具备履行能力时,继承人或权利继受人可以随时行使强制执行请求权。但继承人或权利继受人是原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除外,为债权凭证不能继承或继受的例外情形。

  (七)债权凭证的效力消灭规则。债权凭证依附于据以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而存在,在执行依据所确认的债权债务关系消灭时丧失法律效力。因此,执行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凭证丧失法律效力且应当收回并予以注销:一是被执行人的债务已经清偿完毕,当事人之间债权债务关系已经消灭的;二是申请执行人书面明示放弃未执行剩余债权的,执行活动可以终结进行的;三是因合并、抵消、混同等原因,执行当事人之间债权债务关系归于消灭的;四是执行当事人死亡或者主体资格消灭,即债务人死亡没有义务承担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没有权利义务承受人的;或者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人消失且没有继承人或权利承受人的,执行案件依法可以终结执行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