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务类型 > 金融债务 > 贷款债务 > 金融借款贷款合同纠纷

金融借款贷款合同纠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7-22 04:46:39 人浏览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贷款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产生了诸多金融借款合同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要如何防范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的发生?下面由法律快车的小编在...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贷款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产生了诸多金融借款合同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要如何防范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的发生?下面由法律快车的小编在本文介绍相关知识。

  一、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具有以下的特点

  1、贷款的期限较短,贷款标的额大,均有担保人。借款人借款多是急需现金,贷款的期限不长,少则一年,多则两年,最长的也不超过两年,同时签订《借款担保合同》,并且担保人人数为两人以上,均为连带担保,担保期限为贷款到期后两年或三年。

  2、一方主体特定,起诉方多为农村信用社,四大行相对较少。这里所指的金融借款合同不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民间借贷合同,贷款人是指银行或信用社,因此原告是特定的,被告则多为自然人。

  3、该类案件1/2以上都需要公告,送达成为影响诉讼效率的一大难题。法院按原告方提供的地址向被告送达法律文书时,大多都不能准确送达。借款人借款后要么外出做生意,要么故意躲避债务,拒绝参加诉讼,借款人应诉率低。原告方不能提供借款人确切的地址,因此很多案件法律文书都只能通过登报公告送达。

  二、产生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增多的原因

  1、金融机构放贷审查不实、抵押担保审核不严、催收监管不力。金融机构对实际用款人和办理贷款手续的人是否一致考察不到位,对借款人借款用途考察不细。金融机构在起诉顶名借款人时,借款人常因为自己不是实际用款人,不愿意还款。金融机构对抵押担保审核不严,贷款虽有担保,但抵押担保物的价值评估过高,抵押担保时间约定过短,一些抵押担保在起诉前就被注销。金融机构对借款人住址、资信状况、偿付能力发生变化未能及时追踪,当借款人出现多期欠款后才进行催收,直至借款期间届满或借款人已经查无下落时才提起诉讼主张权利,丧失了债权实现的最佳时机,也增加了送达和判决执行的难度。

  2、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借款人随意挥霍借款消费,一旦银行催收欠款,贷款人的利益根本无法实现。还有些借款人通过借新贷还旧贷,这样一旦新贷还旧怅的资金链条断裂,银行将承担更高贷款的风险。[page]

  3、有些金融机构强化内部管理不规范,违法进行信贷活动。该机构没有严格执行有关贷款的审批和审查制度,贷款质量不高。个别信贷员为了追求业绩,不管贷款质量,甚至明目张胆、明码实价地向用款人要好处、要回扣。这样借款人实际到手钱比贷款额少,借款人往往心生抱怨,这也是造成贷款无法收回的原因之一。

  4、担保人法律知识欠缺,有还款能力,拒不承担保证人的义务,因这类案件均有担保人,且担保人不止一人,当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借款时,按照《担保法》的规定,作为连带担保的保证人就应在担保期限内承担还款义务,但绝大多数担保人,因法律知识欠缺,认为担保只是履行一定的手续,也不明白一般担保与连带担保的区别,拒不承担还款义务。

  5、借款人经营亏本,没有偿还能力,也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实在还不起了就举家外迁,去向不明。

  三、防范金融机构借款合同纠纷的对策

  1、金融机构规范该类贷款审批手续,从源头上减少金融风险。强化管理制度,建立贷款风险控制体系,加强对借款人身份信息、还款能力的核实,减少盲目放贷,注重完备抵押担保手续,及时跟踪调查和分析借款人的还款情况,及时催收清欠。同时加强对信贷员的约束,坚决避免违规贷款。

  2、对于有还款能力而拒不履行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的,应及时采取拘留、罚款等措施强制执行,以便更好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及法律的尊严。原告申请诉讼保全提出后,对于被告的财产应及时的予以查封、扣押或冻结,以保证案件的顺利执行。

  4、对于一次性偿还确有困难的借款人,可以判决分期偿还,这样就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执行的压力,也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维护了人民法院判决的严肃性,同时也避免了审理中判决即时偿还而交付执行后又因被告无偿还能力而被迫中止执行的尴尬局面。

  借款人要量力而行,要讲诚信,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采取欺骗的手段,使贷款偿还不了,损害银行利益。提高风险意识,客观评估自身的能力和实际需求,以免陷入贷款纠纷。

  5、加强对银行内部人员的管理和约束,坚决杜绝违规贷款,或弄虚作假,加强对贷出的每一笔贷款进行复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责任编辑:小明)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