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知识 > 误诊 > 误诊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及条件

误诊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及条件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5-23 05:25:12 人浏览

导读:

核心内容:客观上讲,基于病理的高度复杂性,医院的误诊是正常现象,误诊是否应当承担责任应当按照是否具备侵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判定。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相关知识,感谢您的关注。

  核心内容:客观上讲,基于病理的高度复杂性,医院的误诊是正常现象,误诊是否应当承担责任应当按照是否具备侵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判定。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相关知识,感谢您的关注。

  【误诊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及条件】

  一、误诊是否存在过错(过失)是医院承担法律责任的必要前提:

  按照处理条件49条规定,不属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然而,不属医疗事故不一定不存在医疗过错,民法通则106条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据民法通则的过错责任原则,只有因过错(过失)所导致的误诊才能产生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应当预见到但未预见到,或者虽然预见到而轻信其不会发生,以致造成损害结果的叫过失。衡量行为人是否有过失,应以行为是否“应注意”、“能注意”而“未注意”为依据,来判断诊断行为是否规范,诊断医生是否尽责。因为医学是个很复杂的学问,不但个体差异大,而且疾病发展也复杂,难免出现意外,关键是看医生能否尽职尽责,即医疗过错主要体现在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应当防范没有防范,这是一个基本衡量原则。

  二、审判中,衡量医院是否存在过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1、是否具备准确诊断的条件,如病人是否能清楚、完整地陈述病情,诊断所依据的其他客观性资料是否完备,特别是各种检查报告是否及时产生,病情是否稳定等。

  2、是考察具体的诊断、治疗过程。考察医疗机构在诊断前问诊是否全面,有无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在初步诊断后对病情变化是否密切观察,有无根据病情的发展、症状的表现和变化来修正自己的诊断;是不是存在过分自信的情况,对疑难、不典型的病状,不经会诊、讨论就盲目下结论。总体而言,就是以客观标准考察医生诊断时的心理状态,考察其有无尽到谨慎的注意义务。

  3、是医院的等级及所处的地域间发展不平衡,医疗水平和条件差参不齐。对于诊断的辅助手段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对疑难杂症的诊断难度增加,往往级别越高的医院因其整体的设施及技术力量等因素,医疗水平就越高,因而诊断能力就越强。

  总言之,判断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关键就是审查医患双方就医院履行义务“当”与“不当”。如果医院履行义务“不当”,即有过错,就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的过失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是医疗机构承担责任的必要条件。

  三、根据民法理论,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四:

  1、损害事实;

  2、行为违反法律;

  3、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有因果关系;

  4、行为人有过错。

  同时具备以上4个条件,行为人才承担此侵权的民事责任,所以,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因果关系有无,是责令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如果没有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损害结果的发生和医疗机构的误诊没有因果关系,则不承担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有过错的误诊导致误治,增加和延长了病人的痛若和经济负担,造成了患者暂时性机体结构破坏或延误医疗时机造成功能障碍、残疾、死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疾病的共性、药性作用的复杂性,一些虽有过错的误诊没有导致误治,患者没有损害后果,就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