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责任 > 过度医疗 > 过度医疗谁之害

过度医疗谁之害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2-25 20:49:14 人浏览

导读:

评论员李妍济南某公司一位副总经理曾因心梗住院,接受支架治疗手术,先后被放进7个支架,前后花费十几万元。据媒体调查,医院通过提高“设备检查收入比重”及“用药收入比重”牟利,医生享受不同比例的回扣。据悉,领导干部及医保病人,更容易成为“过度治疗”的受害

评论员李妍


  济南某公司一位副总经理曾因心梗住院,接受支架治疗手术,先后被放进7个支架,前后花费十几万元。据媒体调查,医院通过提高“设备检查收入比重”及“用药收入比重”牟利,医生享受不同比例的回扣。据悉,领导干部及医保病人,更容易成为“过度治疗”的受害者。(2月19日 新华社)

  过度医疗之害,路人皆知。中国自古有言:是药三分毒,更不要说这有毒的药,还是用过度的。可就是这些口口相传的生活常识,在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的医疗领域,却被置若罔闻。多年来,“过度医疗”积弊难除,根子就在于“以药养医”深藏其后,成为医疗机构牟利的最大冲动。

  一切诚如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今年初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所言:运行多年的“以药养医”机制,是中国卫生系统这棵树上的毒瘤。正是在这样的土壤下,“过度医疗”在“以药养医”的魅影下潜滋暗长,几乎成为危害公众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甚至挤占公共医疗资源的“毒瘤”抗生素被大量滥用,导致超级细菌出现,患者容易引发急性肾衰或肝衰竭;肿瘤、重症监护被过度治疗,花数万上百万的治疗,结果其实只是“人财两空”;通过过度检查,或为规避药品收入比重过高,或只为免责乃至牟利,却全然不顾频繁的CT检查等对患者健康造成的强力损害……

  而身陷“过度治疗”泥淖中的,却恰恰是那些享有医疗卫生保障的人群领导干部及医保病人。这实在是一件很吊诡的事情。本来,医疗保障设定的初衷,就在于让更多地人摆脱“看病贵,看病难”的窘境,让公众在医疗福利的公共政策兜底中,享有更有保障的医疗救助。却万万没想到,“以药养医”、“过度医疗”这些词汇,却成为这个体系的寄生虫,不仅让本该享受医疗保障福利的人群,在过度医疗中受到过量药物、仪器检查及手术副作用的过多侵蚀;而这些几乎毫无意义的检查及手术,却也意味着,另一些尚未被医保覆盖以及无能力承担过高医疗费用的人群,或因为检查及手术费用被推高而不得不放弃手术,或因为医疗资源被挤占,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必须接受的治疗。这可能是当下医疗制度存在覆盖及福利差异的结果,却也是“以药养医”带来的必然。

  它不仅牵涉到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道德问题,也与整个社会的保障体制是否公平有关。正是在此意义上,从去年年底到今年,既有从个别地方到中央逐渐取消公费医疗的举措,也有实现医保全覆盖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就如何革除“以药养医”这一积弊,在今年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也指出了具体的改革路径:用总额预付、按病种、按服务单元、按人头等替代按项目付费。

  就按病种收费而言,说白了,就是以病种为计价单位收费。比如感冒的治疗价格标准是五十,那么这笔钱就必须花到包治好,而不会像现在这样,无穷尽的过量药品使用,只为治疗一个小小的感冒。这只是改革的方向之一,却也是一些地方医疗机构就改变过度医疗、以药养医现状,进行过的有益尝试。

  无论如何,“过度医疗”、“以药养医”是到了必须革除的时候了。虽然任何积弊的革除,都是多方角力的过程,也是一个打破既有利益格局,重新分配的过程。就废除“以药养医”而言,一些改革细节或有瑕疵,但却不能成为阻挡改革前行的理由。任何福利制度的重建,是为了让社会公众更公平地享有社会公共资源,只有以此为准绳,才不会轻易陷在既有的格局里难以自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