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案例 > 庭外和解让刑满释放人员安有所居

庭外和解让刑满释放人员安有所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3-23 04:19:45 人浏览

导读:

日前,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刑满释放人员诉乡政府、母亲房屋拆迁纠纷案中,为让刑满释放人员安有所居,家庭和睦,承办法官耐心做当事人工作,最终促使双方握手言和、达成案外和解,上诉双方均表示愿意撤回上诉,成功化解了双方激烈的矛盾冲突,促进了家庭的

  日前,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刑满释放人员诉乡政府、母亲房屋拆迁纠纷案中,为让刑满释放人员安有所居,家庭和睦,承办法官耐心做当事人工作,最终促使双方握手言和、达成案外和解,上诉双方均表示愿意撤回上诉,成功化解了双方激烈的矛盾冲突,促进了家庭的和睦,维护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王某与母亲户口均在本市朝阳区某乡,王2002年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05年11月13日,乡政府与王某签订房屋拆迁腾退安置补偿协议书约定,乡政府向王支付14万余元安置补偿款。该协议个人方签字处为王某母亲代签。

  2009年,王某刑满释放。后王某将乡政府及母亲一并告上法庭称,根据相关规定,自己原本可以得到货币补偿及一套两居室,但母亲未经自己同意擅自与乡政府签订《补偿协议》,侵害了自己合法权益,故要求确认《补偿协议》无效。

  一审经审理作出《补偿协议》无效,王某母亲将14万余元拆迁补偿款返还给乡政府判决后,王某母亲、乡政府均不服,分别上诉到二中院。

  二中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张洁通过庭审及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后认为,案情虽不复杂,但当事人王某回归社会时间不长,情绪波动较大,庭审时言辞激烈,并与母亲及乡政府间矛盾较大,双方冲突一触即发。若不妥善处理,则可能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于是,张法官首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安抚王的情绪,使其先平静下来。之后,根据庭审查明的事实,并考虑到王当前确实没有地方居住的实际,多次与王、王的母亲、乡政府进行沟通、协调,最终促成三方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庭外和解。由乡政府为王提供一套安置房源,王及其母亲尽快筹集购房款,积极配合乡政府办理相关事宜。同时,王某母亲、乡政府均表示愿意撤回上诉。二中院作出准许王某母亲、乡政府撤回上诉终审裁定。

  以上内容由法律快车整理所得,想知道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刑事责任能力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