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罪名大全 > 重要罪名 > 诈骗罪 > 诈骗罪判刑标准是什么

诈骗罪判刑标准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14 07:36:56 人浏览

导读:

我们知道通过欺骗的手段非法的占有他人的财物,都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如果触犯到刑法,会被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因此,想必大家想知道关于诈骗罪判刑标准是什么?怎么认定诈骗罪?诈骗罪从重处罚的情形有哪些?接下来由法律快车小编详细为您介绍!

    我们知道通过欺骗的手段非法的占有他人的财物,都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如果触犯到刑法,会被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因此,想必大家想知道关于诈骗罪判刑标准是什么?怎么认定诈骗罪?诈骗罪从重处罚的情形有哪些?接下来由法律快车小编详细为您介绍!

  一、诈骗罪判刑标准是什么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1、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1)诈骗不足4000元的,为罚金刑;4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为管制刑;5000元的,为拘役三个月,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1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2)有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拟处拘役刑的,升格为有期徒刑;拟处管制、罚金刑的,升格为拘役刑。

  2、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诈骗4万元的,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3、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诈骗20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4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二、怎么认定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如果欺诈内容没有让他们作出财产处分,就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处分财产表现为直接交付财产,或者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或者承诺转移财产性利益。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他人放弃财物,行为人拾取该财物的,也应以诈骗罪论处。如果没有骗取的财物达不到犯罪金额是不够犯罪的。

  三、诈骗罪从重处罚的情形有哪些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等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8、被告人曾因犯罪被判刑或因诈骗被行政处罚的;

  9、诈骗作案10次以上的。

  以上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诈骗罪判刑标准是什么的内容,由此可知,诈骗罪判刑标准需要根据诈骗数额的大小跟情节轻重,分别处三年以下、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或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其它疑问,欢迎向法律快车发布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