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量刑 > 量刑知识 > 防卫过当致人死亡怎么定罪

防卫过当致人死亡怎么定罪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05 06:10:51 人浏览

导读:

通常情况下,如果人们受到他人欺负的话,正当防卫避免自己被欺负是正常合法的,但如果当事人由于防卫过当导致他人死亡的话就需要受到刑事处罚了,实践中很多人都不知道防卫过当致人死亡的话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那么防卫过当致人死亡怎么定罪呢?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来为您科普一下吧!

  通常情况下,如果人们受到他人欺负的话,正当防卫避免自己被欺负是正常合法的,但如果当事人由于防卫过当导致他人死亡的话就需要受到刑事处罚了,实践中很多人都不知道防卫过当致人死亡的话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那么防卫过当致人死亡怎么定罪呢?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来为您科普一下吧!

  一、防卫过当致人死亡怎么定罪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所谓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行为超越了法律规定的防卫尺度,因而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况。

  防卫过当的法律特征:

  1、在客观上表现为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并造成了重大损害;

  2、防卫行为必须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对于防卫过当的量刑,中国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防卫过当致人死亡的定罪量刑:

  1、一般的防卫过当行为的处罚。根据法律规定,对于正在事实的抢劫、强奸、故意伤害等严重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的暴力犯罪行为,是不存在防卫过当的。譬如对方三人持凶器入室行凶,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打死了行凶者也不属于防卫过当。除非是对方的暴力侵害已经被成功制止,防卫人出于“防患于未然”的想法进一步伤害对方才可能导致“防卫过当”。“防卫过当”本身不是罪名,一般都会以“故意伤害罪”定性,但是在量刑的时候会从轻。

  2、防卫过当致人死亡涉嫌故意杀人罪。防卫过当致对方死亡即涉嫌故意杀人罪,按照刑法规定犯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我国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对于防卫过当构成犯罪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司法实践中,确定何种情况下减轻、减轻多少,何种情况下免除处罚,一般应当综合考虑防卫的具体目的、过当的程度、罪过形式以及防卫行为所保护权益的性质等个方面的因素。

  二、防卫过当有哪些特征

  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给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防卫过当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必须是明显超过必要限度。这里所说的“必要限度”是指为有效地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防卫强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是指一般人都能够认识到其防卫强度已经超过了正当防卫所必需的强度,也就是应当以防卫行为是否能制止住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为限度。

  2、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损害。这里说的“重大损害”是指由于防卫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人身伤亡等严重后果。

  总之,在面临非法侵害时,如果用较缓和的手段能制止侵害时,就不要用激烈的防卫手段;当侵害行为已经被制止时,就不要再继续对侵害者进行伤害。否则,就可能超过正当防卫限度,变为防卫过当。

  三、防卫过当的刑事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防卫过当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防卫过当之所以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是因为:

  (1)从主观上看,防卫人具有保护国家、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权利的防卫动机。虽然对于过当行为所造成的重大的危害具有罪过,但和一般犯罪相比,其主观恶性要小得多。

  (2)从客观上看,在防卫过当的全部损害结果中,由于存在正当防卫的前提,所以这种损害结果实际上可以分解为两部分:

  一是应有的损害,

  二是不应有的损害。防卫过当只对其不应有的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而不对全部损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

  那么,对防卫过当如何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呢?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和司法实践的经验,我认为在对防卫过当量刑时,应考虑以下情节:

  1、过当程度。过当程度的大小体现了社会危害性程度,因而影响到防卫过当的量刑。

  2、防卫动机。在过当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其防卫行为是出于何种动机,例如是为保护国家、公共利益,还是保护本人利益,显然影响对防卫过当的量刑。

  3、权益性质。正当防卫所保护的权益的性质,在对防卫过当量刑时,应该加以考虑。

  4、社会舆论。在对防卫过当量刑时,还要考虑社会影响,既不挫伤公民正当防卫的积极性,又要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严肃性。

  综上所述,法律上规定,如果当事人在遭受他人的过分欺负时是可以正当防卫的,但如果当事人防卫过当,甚至导致对方死亡的话,是需要担负刑事责任的;以上便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防卫过当致人死亡怎么定罪”全文。如果您还有关于刑法相关的疑问,欢迎您到法律快车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