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罪名大全 > 重要罪名 > 合同诈骗罪 > 2022年最新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2022年最新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1-24 14:30:55 人浏览

导读:

一般来讲,合同诈骗是属于诈骗行为当中的一种的,然而我国却将合同诈骗犯罪单独规定为一种犯罪,对该罪作出了比较严厉的处罚...

  合同诈骗罪作为一个独立的罪名, 这是因为合同诈骗罪的性质尤其恶劣,严重阻碍交易。 许多人经常会误以为其就是诈骗罪中的一种。其实两者并不一样。那究竟什么是合同诈骗罪呢?认定标准有哪些呢?那么法律规定的合同诈骗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呢?法律快车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一、合同诈骗罪定罪标准是怎样的

  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第七十七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九十二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2001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的《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公发[2001]11号)和2008年3月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的《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补充规定》(高检会[2008]2号)同时废止。

  二、合同诈骗犯罪往往与合同纠纷交织一起,罪与非罪的界限容易混淆。要划清它们的界限,大体有三种情形:

  (一)内容真实的合同

        即行为人是在有实际履行能力的前提下签订的合同。这种合同的签订,表明了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有进行经济往来的真实意思,并非旨在诈骗他人钱财,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精神,即使合同签订后没有得到完全的履行,也不属于诈骗犯罪。但是,有的行为人以有限的履约能力和他人签订大大超过履约能力的合同,就另当别论了。以超出自己履约能力的合同签订后,行为人积极落实货源,设法履行合同,即使最终没有完全履约,也不能认定为诈骗罪。但若行为人在合同签订后,并没有设法履行合同,就有故意诈骗他人财物的企图了,此时就应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二)内容半真半假的合同

        就是那种行为人只具有某种履行合同的意向,就与第三人签订的合同,其内容带有半真半假的性质。这类合同客观上已经具备部分履约的可能性,但要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如果行为人有履约意图,客观上也为履行合同作积极努力,最后因种种客观原因未能履行合同,不能认定为诈骗犯罪。相反,如果行为人借有部分履约能力之名行诈骗之实,没有为合同的进一步履行做出努力,就应当以合同诈骗罪论处了。

  (三)内容完全虚假的合同

        即行为人是在完全没有履约能力情况下签订的合同。行为人在主观上就没有准备履行合同,占有他人财物的动机明显,应当以合同诈骗罪论处,但行为人主观上无长期占有他人财物的意图,只是想临时借用,待将来有收益后再行归还对方的,一般不宜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收集整理的关于合同诈骗罪立案标准的相关信息。大家订立合同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提供安全防范意识哦。希望此文能够帮助到你。

责任编辑:小白鸽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