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心理 > 故意犯罪 > 故意犯罪中的犯罪形态

故意犯罪中的犯罪形态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8-29 05:46:42 人浏览

导读:

根据犯罪人犯罪的主观意思来看,可以过失、故意和偶然事件,如果是故意犯罪,其中就会有不同的犯罪的形态,对于不同的犯罪形态,相关的犯罪情形以及相关的处罚都是有所不同的,那么对于对于这些犯罪形态如何认定以及故意犯罪会怎么样处理等问题,大家一定想要了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来了解故意犯罪中的犯罪形态。

  根据犯罪人犯罪的主观意思来看,可以过失、故意和偶然事件,如果是故意犯罪,其中就会有不同的犯罪的形态,对于不同的犯罪形态,相关的犯罪情形以及相关的处罚都是有所不同的,那么对于对于这些犯罪形态如何认定以及故意犯罪会怎么样处理等问题,大家一定想要了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来了解故意犯罪中的犯罪形态

  一、故意犯罪中的犯罪形态

  故意犯罪形态是指故意的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形态,即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和犯罪既遂。

  二、故意犯罪的量刑处罚

  在这里具体分为四种情形来分析:

  1、一般初犯

  根据犯罪嫌疑人所触犯具体的刑法等法规,来确定其所受到的处罚。也就是说先看行为人所犯下的是什么罪,再根据这个罪名的量刑来定刑。

  2、累犯

  (1)一般累犯:年龄在18周岁以上,前后五年内都是故意犯有期徒刑以上。

  (2)特殊累犯:也就是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黑社会性质的,应当从重处罚,不适合用缓刑和假释。

  3、自首

  (1)一般自首:也就是所谓的自动投案,可以在基本犯罪量刑的基准上,从轻、减轻甚至可以免除处罚。

  (2)特殊自首:被管制后,供述还未掌握的本人其它行为,可从轻、减轻甚至可以免除处罚。

  4、立功

  行为人有揭发他人罪行,并查证属实的,可以从轻或减轻。

  三、故意犯罪的两种类型

  第一是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直接故意犯罪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行为人在行为当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是成立故意犯罪的前提。

  2、行为人对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持希望其发生的态度,是成立直接故意犯罪的关键。

  3、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具有明确的犯罪目的。

  4、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的心理倾向是单向的。

  第二是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其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行为人对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须持放任其发生的心理态度。

  2、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仅限于明知“可能发生”一种情况。

  3、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主观上不具有犯罪目的,因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与犯罪目的追求危害结果发生的要求不相符。

  4、间接故意犯罪只有构成与不构成之分,而不存在完成与否的问题。

  通过对文章的阅读,相信大家对于故意犯罪中的犯罪形态以及相关知识一定有自己的见解,故意犯罪中比较注重犯罪人的心理活动,因为主观意思不一样,对他的处罚也会有所不同,比如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处罚就会有所不同,考虑犯罪人对社会的恶意、危害性。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欢迎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