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心理 > 过失犯罪 > 过失犯罪的罪名

过失犯罪的罪名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3-17 23:40:23 人浏览

导读:

核心内容:《刑法》第15条规定了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有刑事责任。法律快车编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所法律规定过失犯罪的具体罪名或者犯罪行为。

  核心内容:《刑法》第15条规定了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有刑事责任。法律快车编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所法律规定过失犯罪的具体罪名或者犯罪行为。

  第一百一十五条 【失火罪】【过失决水罪】 【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一十九条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

  第一百二十四条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过失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

  第一百三十一条 【重大飞行事故罪】

  第一百三十二条 【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

  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

  第一百三十四条 【重大责任事故罪】

  第一百三十四条 【重大责任事故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第一百三十五条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第一百三十五条之一 【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

  第一百三十六条 【危险物品肇事罪】

  第一百三十七条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第一百三十八条 【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

  第一百三十九条 【消防责任事故罪】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罪】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致人重伤罪】

  第三百二十四条 【过失损毁文物罪】

  第三百六十九条 【过失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罪】

  第三百七十条 【过失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罪】

  第三百九十八条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

  第四百三十二条 【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

  知识链接

  过失犯罪的概念

  过失犯罪,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犯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

  特征

  1.实际认识和认识能力相分离。

  2.应为行为和实际所为不一致。

  3.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相矛盾。

  构成要件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持根本否定态度心理。

  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刑法第330条和第332条除外(由于过失犯罪是结果犯,只有特定结果发生了,才成立犯罪)。

  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性明确规定。

  性质

  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

  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