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消费权益争议 > 协商和解 > 解决消费者争议的途径

解决消费者争议的途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7-30 21:07:51 人浏览

导读:

生活中常见的消费争议主要在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得不到解决,集中表现于产品质量、退订金等等问题。解决消费者争议的途径有哪些呢?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在本文整理介绍相关内容。1、协商双方首...

  生活中常见的消费争议主要在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得不到解决,集中表现于产品质量、退订金等等问题。解决消费者争议的途径有哪些呢?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在本文整理介绍相关内容。

  1、协商

  双方首先通过协商,达成和解。

  2、调解

  包括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和法院调解。

  行政调解是指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主持的调解。

  法院调解是以诉讼途径解决纠纷时,先进行的一种调解。

  用调解解决消费争议的范围和程序,一般没有严格的规定,但调解必须遵循合法和自愿原则。调解协议不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能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调解不能强加于人,调解人不能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或必须达成协议。调解成功当事人之间要签订协议,但协议不具备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也不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仲裁

  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而且达成书面协议将纠纷交给第三方——各地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纠纷双方有义务执行该裁决,从而解决纠纷的法律制度。仲裁裁决一裁终局而且具有强制性,表现在当事人一旦选择仲裁解决纠纷,仲裁者所作的裁决就具有法津效力,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也是仲裁和调解的区别所在。

  仲裁是一种第三方的公正活动,进行仲裁的第三方是仲裁组织,承担仲裁任务的是仲裁庭或独任仲裁员。仲裁程序包括申请、答辩、庭审、调查取证等。

  我国《仲裁法》实行一裁终局制度,即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不能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但当仲裁裁决结果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消或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就该纠纷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我国的仲裁机构独立于行政机关,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经济纠纷发生后,是否选择仲裁以及选择哪个仲裁委员会仲裁都由当事人自主决定。

  5、诉讼

  当发生民事纠纷,当事人各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这是法律规定的解决产品质量民事争议的最后途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