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物流纠纷 > 物流论文 >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零库存理论及在企业中的应用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零库存理论及在企业中的应用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4-17 23:29:29 人浏览

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企业库存管理的因素,介绍了实现企业零库存的主要方法,针对目前国内企业的库存现状,提出了实现零库存的库存控制理论、实施方法和途径及在实现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零库存是一个特殊的库存概念,它并不是要求链上各节点企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企业库存管理的因素,介绍了实现企业零库存的主要方法,针对目前国内企业的库存现状,提出了实现零库存的库存控制理论、实施方法和途径及在实现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零库存是一个特殊的库存概念,它并不是要求链上各节点企业的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储存量真正为零,而是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实现各节点企业库存量的最优化。这样,就可以解决仓库建设,在库品的保管、维护、装卸、搬运等费用,人员配备,库存占用的大量流动资金以及在库品的老化、变质等问题,提高库存管理效益。

一、影响企业库存管理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
1、企业供应链管理观念淡薄,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缺乏合作和协调性。
虽然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取决于各个供应链的节点绩效,但是并不是每个节点企业的绩效在供应链的整体绩效达到最优时达到最优。这就是说,供应链是一个整体,需要各方面的相互合作、协调和信任,才能达到最佳的运作效果。但由于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协调和信任,各节点企业为了应付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都设有一定量的安全库存,其库存控制也没有体现供应链管理的思想。
2、信息网络共享程度低,信息传递滞后。
在供应链管理中,要求分布于不同供应链组织之间的需求预测、库存状态、生产计划等重要数据能够有效的、实时的、快速的响应用户需求。由于企业信息保密和企业信息化建设没有达到要求,当供应商需要了解用户的需求信息时常常得到的是延迟信息和不准确信息,致使企业利用这些信息制定物料需求计划的时间过长而造成误差以及企业对市场需求反应灵敏度的下降,造成企业必须维持一个较高的库存水平。
3、物流专业化程度不高。
企业物流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是造成企业库存水平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企业应从根本上转变“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走专门化、集约化、规模化的道路,消除物流过程中部门分割,各自为政的状况,实现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库存的最优化。企业应积极引进第三方物流,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
4、物流标准化程度不高。
为保证自己的产品物流畅通,就必须使自己的产品分类、编码、物流术语、计量、数据传输、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化,保证产品条形码的唯一性、可读性和产品装卸、搬运、在途运输的高效化,提高产品的周转速度,降低库存量。目前我国各企业标准化程度不够,阻碍了物流的畅通,延缓了产品的周转速度,增加了库存量。
5、企业物流设施设备陈旧老化,技术落后。
根据中国仓储协会秘书处所作的中国物流市场第三次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国内企业物流设备保有率较高,物流设施总量不足与利用率低下并存;设施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技术装置落后;设施设备缺乏有效的差异性,存在功能缺陷。以上情况严重影响了物流畅通,延缓了物的周转速度,增加了库存量。

二、实现企业零库存的主要方式
1、看板方式。看板方式是准时方式中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要求企业各工序之间或企业之间或生产企业与供应者之间采用固定格式的卡片为凭证,由下一环节根据自己的节奏,逆生产流程方向,向上一环节指定供应,其主要目的是在同步化供应链计划的协调下,使制造计划、采购计划、供应计划能够同步进行,缩短用户响应时间,节约采购资源,降低原材料和外构件的价格,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减看板数量的方式来控制库存量。例如,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目前仅捷达汽车就有七八十个品种、十七八种颜色,而每辆车都有2000多种零部件需要外购。至2000年年末,公司捷达汽车生产量大约为10,0000辆。然而,这么庞大的数字,一汽大众的零部件居然还能基本处于“零库存”状态。根据调查,一汽大众在零部件采购上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库存管理方式:第一种就是(电子)看板方式,即公司每月把生产信息用扫描的方式通过电脑网络传送到各供货厂,对方根据这一信息组织安排自己的生产,然后公司按照生产情况发出供货信息,对方则马上用自备车辆将零部件送到各车间入口处,再由入口分配到车间的工位上。第二种是准时化(送料)方式,即公司按过车顺序把配货单传送到供货厂,对方也按顺序装货直接把零部件送到工位上,从而消灭了中间仓库。第三种是批量进货,供货厂每月对于那些不影响大局又没有变化的小零部件分批的送一到两次。


2、按订单生产方式。企业的一切生产活动都是按订单来进行采购、制造、配送的,仓库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储存物资的仓库,而是物资流通过程中的一个“枢纽”,是物流作业中的一个站点。物是按订单信息要求而流动的,因此从根本上消除了呆滞物资,从而也就消灭了“库存”。这与传统意义上的为“库存”而生产,生产出来产品进入“库存”后再等待订单是根本不同的。例如,作为中国首家物流示范基地的海尔集团,其“一流三网”同步流程物流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物流的特征,其中“一流”就是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三网”都是为订单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服务的。在海尔,仓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水库,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河中流动的是按订单采购来生产必须的物资,即按订单来组织生产。目前,海尔集团每个月平均接到6000多个销售订单,这些订单的定制产品达7000多个,需要采购的物料品种达15万余种。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海尔物流自整合以来,呆滞物资降低73.8﹪,仓库面积减少50﹪,库存资金减少67﹪,海尔国际物流中心货区面积7200平方米,但她的吞吐量却相当于普通平面仓库的30万平方米,同样的工作,海尔物流中心只有10个叉车司机,而一般的仓库完成这样的工作则需要上百人。这就是海尔特色物流实现零库存的方法之一,值得国内其他企业借鉴。
3、jit配送方式。即企业及时地将按照订单生产出来的物品配送到用户手中,在此过程中,通过物品的在途运输和流通加工,减少库存的方式。企业可以通过采用标准的jit供应运作模式和合理的配送制度,使物品在运输中实现储存,从而实现零库存。我们再以海尔为例,海尔物流推进本部储运部,负责整个集团的成品分拨物流,统一协调及控制运输业务,为零距离销售提供物流配送保障,实现成品的jit配送,减少库存量。海尔集团经过16年的发展在国内已经建立了42个物流配送中心,覆盖全国所有区域。拥有300多万平方米仓储资源,与300多家运输公司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青岛总部物流中心自有运输车辆800余辆,全国可调配的车辆达1.6万辆,吨位从3吨到5吨以至12吨,车型齐全。海尔物流拥有完善的成品分拨物流体系、返回物流体系和备件配送体系,目前可以做到物流中心城市6~8个小时配送到位,区域配送24小时到位,全国主干线分拨配送均3.5天。正因为有如此庞大而有效的物流及时配送体系,其成品库存资金由原来的15个已降到了7个亿,库存时间由原来的30天降到了13天以下,极大的降低了成品库存量。
4、协作分包方式。
即美国的“sub-con”方式和日本的“下请”方式。主要是制造企业的一种产业结构形式,这种形式可以以若干企业的柔性生产准时供应,使主企业的供应库存为零;同时主企业的集中销售库存使若干分包劳务及销售企业的销售库存为零。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制造企业都是以一家规模很大的主企业和数以千百计的小型分包企业组成一个金字塔形结构。例如,分包零部件制造的企业可采取各种形式和库存调节形式,以保证主企业的生产速率,按指定时间送货到主企业,从而使主企业不再设原材料库存,同时以主企业集中的产品库存满足各分包企业的销售,使分包企业实现零库存。
5、委托保管方式。
即受托方接受用户的委托,利用其专业化的优势,以较高的库存管理水平、较低的库存管理费用代存代管所有权属于用户的物资,从而使用户不再设有仓库,甚至可以不再保有安全库存,从而实现零库存。这种零库存方式主要是靠库存转移实现的,并不能使库存总量降低。但是委托方省去了仓库规划、建设及库存管理的大量费用,集中力量于生产经营,体现了专业化特色,是目前国内企业发展零库存的主要趋势。目前中国最大的物流企业――中国储运集团公司就是属于这种利用其庞大的物力、财力、人力为国内外委托单位提供高效、专业的物流服务。
6、轮动方式。
也称同步方式,是指在对系统进行周密设计的前提下,使各个环节速率完全协调,从而根本取消甚至是工位之间暂时停滞的一种零库存、零储备形式。这种方式是在传送带式生产基础上,进行更大规模延伸形式的一种使生产与材料供应同步进行,通过传送系统供应从而实现零库存的形式。实现轮动方式是一项需要很大投资而且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



三、实施企业零库存管理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1、企业必须转变观念,与供应链各方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相互协调的战略伙伴关系。
一是要积极寻找和发展战略合作伙伴;二是在合作伙伴之间建立分工协作、相互信任的关系。合作的目标定位于削减库存,同时避免缺货现象的发生,做到适时、适量、适质、适地、适价的提供所需物品。
2、加快企业信息系统建设。
最大限度地将销售信息、库存信息、生产信息、客户信息、成本信息等与合作伙伴交流分享,做到信息共享,增大信息透明度,同时,在此基础上,要求各方在一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采用先进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与方法,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包括采用vmi管理系统、联合库存管理、用供应商管理库存、多级库存优化以及按订单采购、制造、配送等。同时对原材料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都必须有供应链管理全局的思想。
4、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资源。
坚决走专门化、集约化的道路,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努力发展本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把非核心竞争力的物流交由第三方物流企业代理、配送,只保留少量的安全库存,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5、加快企业内部物流设施设备的更新,推广高新技术在物流设备中的应用。
要想实现零库存,只有很好的“软件”是不行的,还必须有与之配套的“硬件”才行。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的物流设施设备现状已经阻碍了零库存的实现,提高物流设备高技术含量,加快物流设施设备的更新已是刻不容缓。
6、加速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尤其注意电子商务与物流领域的结合。
虽然我国电子商务在实施过程中,条件还不配套、不成熟,但是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施电子商务是一个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马士华. 供应链管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
2 刘志学. 现代物流手册. 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4
3 宋华 胡左浩.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5
4 王之泰. 现代物流学.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1.6
5 邓爱民 沈文. 国内外物流经典案例.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9

作者:汪贻生 王丰 林世岗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