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损害赔偿知识 > 环境侵权会坐牢吗

环境侵权会坐牢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08 18:05:42 人浏览

导读: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大家都知道环境都是靠每一个公民的爱护才能得以保持,但是也有一些不法份子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破坏了环境这当然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那么对于环境侵权会坐牢吗?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环境侵权会坐牢吗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大家都知道环境都是靠每一个公民的爱护才能得以保持,但是也有一些不法份子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破坏了环境这当然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那么对于环境侵权会坐牢吗?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环境侵权会坐牢吗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环境侵权会坐牢吗

  一、环境侵权会坐牢吗

  不是。可以罚款,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承担侵权责任。

  二、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特点

  第一,主体不平等。对于一般侵权行为来说,加害人和受害人地位具有平等性、互换性和特定性。而在环境侵权中,加害人多为具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受害人多为缺乏规避与抵制能力的一般公众,地位处于不平等状态。

  第二,侵害缺乏直接性。一般侵权行为直接作用于个别受害人的财产和人身,比较单纯、直接,易于确认,受害人可用财产权和人身权为依据获得救济;环境侵权行为往往要通过“环境”这一中介物间接作用于人身及公私财物。而环境诸要素,如空气、阳光、水等则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客观存在,经济学上称为自由财产,人们不可能对其占有和支配,不具备民法所称的财产性。更有甚者,经济活动产生的废弃物排放环境中,被传统民法理论视为行使企业财产所有权或经营权的具体表现。正因为如此,才产生了环境权,作为环境损害的救济依据。

  第三,导致环境侵权的排污行为具有“合法”性。从法律价值判断,一般侵权行为具有违法性或违反社会道德;而导致环境侵权的各种排污行为,在现有生产技术水平下多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附随的产物,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妥当性,这些甚至是合法行为。

  第四,环境侵权具有连续性和不确定性,一般侵权行为一般是一次性的,或持续时间很短,损害随着侵害行为的实施而立即发生,受害人及司法机关易于认定。环境侵权常具连续性、反复性,通常要通过广大的空间和长时间的积累并经多重复合效应,其损害才能发生并显现出来,具有积累性、滞后性和不确定性。这样何人为加害人,侵害行为何时发生,有无过错,行为与结果之间有无因果联系都难以判断。环境侵权的上述特征使得传统民事责任理论对环境损害难以发挥妥善救济功能,此种现象违背了人类公平正义的理念,有必要对传统的民事责任理论加以修正和发展,但就整个法律原理而言,也不能因环境侵害救济而改变整个民事责任理论和制度。因此,环境民事责任的概念、理论、制度产生了,它仅适用于环境侵权领域。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是在传统民事责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是民事责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环境侵权的特殊性同时又使它成为一种特殊的,相对独立的民事责任,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权利依据不同。传统民事责任一般以财产权和人身权为依据,而环境民事责任除以财产权和人身权为依据外,还以环境权益作为追究民事责任的依据。

  第二,归责原则不同。传统民事责任以过错责任原则为归责原则,无过错责任是例外。而环境民事责任则主要是一种无过错责任。

  第三,利益衡量机制被广泛运用。由于环境侵权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社会有用性,在确定加害人之责任及其所承担的责任形式时,不得不对双方的利益进行衡量,从而决定加害人之责任及其责任形成。

  三、承担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一百三十四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赔偿损失;

  (八)支付违约金;

  (九)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赔礼道歉。

  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适用上述规定外,还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处以罚款、拘留。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环境侵权会坐牢吗的全部内容。总的来说,假如我们的所作所为严重污染了环境这是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惩罚的,这一点我们要清楚。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